選票vs世博門票 - 陳也

選票vs世博門票 - 陳也

世博開幕前倒瀉籮蟹,開幕後經有關當局加強措施,倒瀉籮河蟹。世博會場和諧得超乎想像,連續個多星期出現在港聞版的人龍已經大減,入場頗冷清。專家估計,照這樣的人頭推算,世博184天展期完畢,參觀者頂籠只有二千六百萬,距離初時開下的七千萬人次盤口差得實在太遠。這就是事事追求河蟹的結果。
民眾對世博冷得那麼快,也許還是因為,展館並未滿足咱們中國同胞的暴富心態。像大獲好評的英國館,同胞們擔風頂雨冒着豬流感隨時在人叢中傳染的危機,排了幾個小時隊。入場後卻發覺館內除了幾萬支阿加力膠和種子,中堂空空如也。一無大英國寶壓場,二無互動聲控組件(起碼讓觀眾拍掌,誰拍得響英女王就向誰眨眼微笑)。三無真人示範世盃入球。(法國館工作人員介紹LV時,同胞中就有款爺大聲吆喝:這件我要了,你們賣吧?多少錢!)館後的大草坪更牛,只有一大片起伏的草。遊人不禁在空洞的浦東向天怒吼,有無搞錯,英國館騙人不回本唷!不值得不值得!英國館為此解釋,遊人置身空茫其中,自有一番體會,跟天地和大英聖殿一同沉思,放眼未來,遠比趕鴨仔式看卡通版「清明上河圖」,更能沉澱靈魂。可是中國觀眾不需要思想救贖,花了錢入場,要不搶到日本館的紙扇,要不拿到比利時館的白巧克力。不過,收藏小美人魚的丹麥館亮眼的單車,原來不能逍遙代步趴趴走的,上車後發現館內盡是上坡路而自己又不是王史提芬的民眾,只能一邊推着單車,一邊呻笨。
上海自救,向居民派發世博券,連居住只有半年的外人都有。香港這邊,中央發話,五一六不去公投,換取中國館入場券,有效過曾蔭權出口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