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繼高盛後,另一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據報亦涉嫌在出售按揭衍生產品時誤導投資者,遭美國聯邦當局調查,不過,大摩指對當局調查毫不知情,美國司法部並沒有與其接觸。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大摩於2006年出售兩款以美國前總統姓氏命名的債務抵押證券(CDO),惟在設計及出售產品的同時,該行的交易部門卻透過沽空相關產品獲利,遂令當局懷疑大摩出售產品前,未有向投資者恰當地陳述真相,因此就事件進行調查。
不過,美國證監會及曼哈頓檢察辦公室回應該報查詢時,拒絕證實有關消息是否屬實。大摩行政總裁(CEO)戈爾曼昨回應亦指,公司對調查毫不知情,更直斥有關報道「無中生有」。
報道又提到,大摩雖然在上述兩宗交易中獲利,但遠遠不能抵銷集團2007年在按揭產品投資錄得的90億美元(約702億港元)虧損。而與高盛早前因涉嫌欺詐客戶遭美國證監會民事起訴一案不同的是,大摩只負責產品設計和出售,推銷工作是由花旗集團及瑞士銀行負責。
分析員表示,監管機構及美國國會早前表明,會追查華爾街出售和推銷投資產品時的違規行為,估計繼高盛和大摩後,陸續會有更多調查出現,但由於舉證相當困難,因此估計很多個案最終會和解了事。
專家︰大行難保不敗身
另一方面,受惠聯儲局製造的低息環境,高盛、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及花旗集團的交易部門日日有錢賺,在上季每個交易日未嘗敗績。不過,專家警告,華爾街大行如此美好的日子或剩餘無幾,一旦金融改革法案獲得通過,其限制坐盤交易的條文將損害眾行賺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