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俊朗,伶牙俐齒,富領袖魅力的卡梅倫,是推翻「三歲定八十」這句陳腔濫調的人辦:由成績包尾的劣等生,變成牛津高材生;由愛玩的紈絝子弟,變成帶領保守黨回朝的改革旗手,以43歲之齡成為英國200年來最年輕首相。
流着王族血統的卡梅倫,是英皇威廉四世後裔,從小到大過着優渥生活。在貴族小學時,他在班裏考第尾,加上害羞,幾乎讓人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其後他入讀貴族學校伊頓公學(Eton),舊友坦言卡梅倫「從來未被視作偉大學者的料子」,但有人記得他某天在早餐桌上,非常自信地預言終有一天會領導保守黨。
卡梅倫中學成績差,這時他的人生卻因一次闖禍出現轉捩點──被踢爆抽大麻,幾乎遭趕出校。卡梅倫從此發奮,A-level勇奪三A。之後他休學一年,當過議員助理,還到香港在怡和旗下船務公司打工三個月。
他在牛津修讀哲學、政治和經濟學時,仍是個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當網球校隊隊長外,還加入一個以豪飲和不羈聞名的俱樂部,同學說當時卡梅倫表明「希望好好享樂」。享樂倒沒妨礙學業,卡梅倫以一等榮譽畢業,有導師形容他當年持「溫和理智保守」政見,是所見學生中「數一數二富才幹」的一個。
在黨大會不靠講稿雄辯滔滔
畢業後他原本想在銀行界賺一筆後才投身政治,但向多間銀行叩門失敗,終於在88年加入保守黨研究部,歷任財政和內政顧問。但他明白要在政界出頭,需要其他方面的經驗,因此94年他加入傳媒機構負責公關工作,一做七年,在記者間得到「滑不溜手」、「惹人討厭」、「野心勃勃」的評語。
經過一次競選失敗的卡梅倫,01年終當上議員,從此平步青雲;四年後參加黨魁戰,本屬陪跑,但在黨大會上不靠講稿的雄辯滔滔,令人刮目相看,黑馬終於跑出,只得短短四年議員經驗的卡梅倫成為黨魁,帶領保守黨走向翻身之路。
含着銀匙出生、接受精英教育,令卡梅倫被批不知民間疾苦,但他奮力改革保守黨,走上「溫情保守主義」(compassionateConservatism)、中間派和民粹派路線,成功為保守黨「排毒」,不再只是「白人、男性和中產」的政黨,擺脫「令人討厭的政黨」的污名。他本人亦展現親民和年輕活力一面,自命「貝理雅接班人」。
時勢造英雄,在工黨領導下經濟低迷、議員騙津貼醜聞屢傳下,英國人渴望變革,加上卡梅倫在電視辯論中表現出色,坐上黨魁之位四年多的他,終於順利通過「史上最長的求職面試」,成為英國新任首相。
長子去年逝世 曾想過退出政壇
政途順利,但卡梅倫亦有憾事,與妻子薩曼莎(Samantha)育有三名子女,但長子天生有缺陷,去年2月逝世,卡梅倫心灰意冷,曾經想過退出政壇。但低潮已過,太太現在更懷了第四名孩子,令卡梅倫將繼貝理雅之後,另一成為新任爸爸的英國首相。
英國廣播公司/《獨立報》/《衞報》
卡梅倫上台演說摘錄
"Wehavedeepandpressingproblems—ahugedeficit,deepsocialproblemsandapoliticalsysteminneedofreform."
「我們有深重和逼切的問題──龐大的赤字、深層的社會問題和一個需要改革的政治制度。」
"Ibelievetogetherwecanprovidethatstrongandstablegovernmentthatourcountryneeds,basedonthosevalues—rebuildingfamily,rebuildingcommunity,aboveallrebuildingresponsibilityinourcountry."
「我相信我們在一起可為我們國家建立所需的強勢和穩定的政府,那建基於我們國家的價值觀,包括重建家庭、重建社區,更重要是重建責任感。」
"IwanttohelpbuildamoreresponsiblesocietyhereinBritain,onewherewedon'tjustask'whataremyentitlements?'but'whataremyresponsibilities?'.Onewherewedon'tjustask'whatamIjustowed?'butmore'whatcanIgive?'"
「我想助英國建立一個更負責任的社會。一個我們不會只問『我應得甚麼權利?』但問『我應負甚麼責任?』的社會。一個我們不會只問『國家欠我甚麼?』但問『我可為國家做甚麼?』的社會」
卡梅倫小檔案
年齡:43歲
學歷:曾讀伊頓公學,之後在牛津大學讀哲學、政治及經濟系,取得一級榮譽畢業
工作經驗:
1988-93 保守黨研究部
1994-01 在傳媒公司負責集團事務
2001 當選議員
2003 保守黨副主席
2005 保守黨黨魁
家庭:太太薩曼莎,長子逝世,現有一子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