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LaughingGor編劇 寫小說拒師奶化

八方人物:LaughingGor編劇 寫小說拒師奶化

走入書局,看見《金融刺客》被分類作財經工具書,身為作者的黃洋達啼笑皆非,擰一擰頭便離開,連要求「撥亂反正」,指正「呢本係小說嚟o架」的那啖氣也省下。「香港人向來都比較少思考。」一句話,道出此書誕生原因。

冷門財金小說重情節

一本獲得曾志偉與葉念琛推介的財金小說,足以揭示作者與電影界千絲萬縷的關係。黃洋達是電影《LaughingGor之變節》及《72家租客》的編劇之一,同時為電視劇「度橋」,作品包括《衝上雲霄》與《學警狙擊》,當然還包括一系列他拒絕透露劇名的「師奶劇」。
平日為師奶服務,他寫小說時堅拒情節「師奶化」,令這本07年構思、去年底才完成,有關金融界互相狙擊的財金小說最初乏人問津。「最初同人sell呢條橋,啲人猛咁話『唔得喎,故事主角鬥嚟鬥去都唔開槍,唔興奮喎,不如寫開槍射佢啦。』有人話你不如寫番Laughing哥啦,或者寫吓啲愛情故事咪得囉。」
受夠了「萬事師奶化」,黃洋達決意在出版平台維持尊嚴。「我都建議過一啲唔係師奶,而係啱中產品味嘅題材o架,可惜最終出嚟都係變咗師奶劇,即係明明係講緊嚴肅嘅商業鬥爭,死都要加入師奶最鍾意嘅爭家產情節。」
這位1997年「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組季軍,堅信文學有市場,深信香港有高質素讀者,幸好還有出版社與他一樣,相信世界會有較師奶劇更荒謬的情節,不怕題材冷門而卻步。他隨手舉來的例子多不勝數,「對比起你發現情人嘅新歡原來係你個妹,咁你買咗一啲叫迷債嘅嘢原來唔係迷債;港元掛鈎的美元實情係個鍾意幾時印銀紙就印嘅國家,一個國家竟然可以代表全國人民宣佈破產,到底邊樣真正荒謬啲?」

攝影機一直是黃洋達的至愛,經常機不離手。

前後寫了九稿才收貨

連串問號是黃洋達出版此書的目的,「點解市民日日炒股嘅時候,唔反思吓呢啲問題?係咪太過將有啲嘢理所當然化?」在這個全城因為炒股而被迫關注財經新聞的年代,黃洋達覺得正是提醒大家反思的最佳時機。
編劇人離不開情節,黃洋達因而選擇了擅長的小說形式而非一般悶蛋的說教手法。他更找來前財經記者、現為財經分析員的蘇勇鵬合著此書,把真實的財金風雲寫入書中。兩人前後寫了九稿出版社才收貨。兩人近日更就捐出版稅問題網上「公投」,呼籲網民徹查社福機構的捐款用途,一人一票決定哪個慈善機構「最可靠」。記者 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