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會不會在5.16五區補選中投票,是當前香港政治生活中最受關注的問題。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是否在曾蔭權游說施壓下表示有可能辭主席職投政改贊成票,則是當前另一受關注的政治問題。想想這兩個問題為甚麼會發生,市民就會明白,5.16五區補選前往投票,主要不是為選出自己屬意的議員,而是要向特區政府和建制派說「不」。沒錯,我們要表達的是憤怒:對這種虛偽、狡詐的管治,我們受夠了。
投票儘管是行使公民權利,但去不去投票,對每一個市民來說,實在是小事一樁,就像決定星期天去哪裏飲茶一樣,不須半分鐘就可以決定的事。至於一個地區管治班子之首,選舉既是合法的,又是由政府主辦的履行憲政責任之事,前往投票更是作為一種典範,根本毋須考慮。但我們的曾特首,今年2月接受報章訪問,表示自己正深思熟慮是否在5.16投票。這樁普通市民半分鐘就思慮完畢的事,曾特首思慮了三個月,上周在立法會表示「現時還未決定」。昨天行政會議開會,也沒有回答記者就這問題的詢問,而所有行政會議成員,除了查史美倫說她屆時不在香港之外,也無一人回答這眾所關注的問題。
曾特首率領眾高官和行政會議成員的態度飄忽、猶豫,背後的原因很清楚:按照香港一貫以來的法治傳統,既是合法選舉又是特府的憲制安排,自然沒有理由特首高官都不去投票;但如果按照「一國」的人治模式,北大人的長官意志要冷化這次補選,特首高官自然就不能投票。只不過,自己政府安排的選舉自己都不投票,又很難說得出口。於是難為曾特首要腦交戰三個多月都舉棋不定也。不是說「一國」大於「兩制」嗎?這就是說人治大於法治。所以最後必然是特首高官行政會議成員齊齊在投票站前隱形了。
至於曾特首說這次補選「很多人認為是濫用選舉程序,浪費公帑」,則是托詞。「很多人」者,北大人也。至於特府浪費公帑之事,本來就多如牛毛。且不說補選並非浪費公帑,縱然是,這公帑也已經花了,特首不投票並不能少花公帑,以此作為不投票理由實在是邏輯混亂。更何況,669億建高鐵的公帑,花出去眼都不眨,特府對高鐵669億元的決策遠比曾特首因1.5億公帑而考慮要不要投票快得多哩。
曾鈺成的辭職投政改贊成票的羅生門,就更詭異了。話說05年政改方案一役,曾特首已要求當時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投票支持政改卻被范太一口拒絕矣,難道五年後曾特首忽然轉性,對着一個有老牌親北京背景而又長期與特府合作的曾鈺成主席,反而尊重他的「超然地位」?若特首辦的否認是真,那麼曾鈺成的爆料就是假。若曾鈺成如他其後否認的、沒有說過特首是幕後黑手之類的話,那麼他又何須說泛民議員引述他的話是「違反大家同意不引述」的誠信呢?
這宗雙曾羅生門疑案,也同曾蔭權就投票與否的閃爍其詞、態度飄忽一樣,使市民不僅大大懷疑香港行政、立法兩主腦人物的誠信,而且對他二人的處事方式和應對能力之拙劣也大開眼界。尤其曾特首,在他領導下,行政會議所有成員都對是否投票的問題,像吃了啞藥一樣。這樣的執政團隊怎能讓人不吃驚?更讓香港的聲譽蒙羞。唯一能為他們開脫的理由,就是在「一國」的人治之下,習慣法治運作人士的無所措手足。
5.16的投票,議題是真普選,而背後的真正意義,是對越來越屈從人治的特府說「不」,也是對人治與法治作抉擇的一次公民投票。
李怡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