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除了參觀世博,穿梭百年老街亦已成為遊客遊滬的新選。上海徐匯區政府於世博期間力推名人故居雲集的武康路,讓遊客緬懷老上海的歐陸風情。當中,位於武康路113號、中國一代文壇巨匠巴金的故居,據悉日後將以巴金故居紀念館的形式,向公眾開放。
巴金(1904年-2005年)的故居是一幢三層高的獨立西式花園洋房。它建於1924年,1950年代初曾是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1955年巴金遷入該處。這是他在上海定居最久之所,交織着他後半生的悲歡。
完成「說真話」的《隨想錄》
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原名李堯棠的巴金被視為中國文壇的代表,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和很多知識分子一樣,他在上世紀文化大革命中同樣受到衝擊,住所被佔用。一切回復平靜後,他才回到武康路113號,在這幢寧靜又充滿文學氣息的別墅裏,寫成了被海內外文學界公認為「說真話的大書」的《隨想錄》,同時完成了《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一雙美麗的眼睛》等譯作及小說。
從外表看,這幢別墅簡樸、敦厚,外牆久經風雨剝蝕,呈暗棕色,平緩的雙坡紅瓦屋頂。別墅後門對着武康路,鐵門旁掛着一塊「優秀歷史建築」牌子。正門前的大花園種滿玉蘭花及桂花樹,四季常飄着清香。屋內則保存壁爐、天花線腳、寬大百葉門等傳統洋房的細節。
找到珍貴手稿 名人來信
2005年101歲的巴金去世,他創辦的《收穫》雜誌,主編一職由女兒李小林接任。現時故居為雜誌的辦事處。
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周立民表示,巴金的手稿和書信從不輕易丟棄,他們在此「發掘」出大量珍貴的巴金手稿,也曾在故居的一個幽暗角落,發現巴金1928年繙譯《薇娜》的中文手稿。他說:「巴老在這住了45年,你可以想像,這裏是一個多麼驚人的寶庫。往往在一些不起眼的信封裏,泠不防就藏着葉聖陶、茅盾、老舍等人的來信。」
目前巴金文學研究會正進行巴金文獻資料整理,下一步會將在該別墅設立巴金故居紀念館,以圖片、實物及聲像向觀眾展示這位文學大師的生平事迹。
本報記者/振華文化網
名人故居處處 《色,戒》曾取景
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建於公元1907年,全長1.17公里,是上海現今保存最好、最具歐陸風情的法租界百年街道。街道兩旁梧桐樹影婆娑,名人故居處處,融合了歷史烙印和時尚潮流,充滿小資韻味。電影《色,戒》中,老易(梁朝偉飾演)與王佳芝(湯唯飾演)的幽會別墅也位於此。
具歐陸風情 小資韻味
武康路的街口是八層高的武康大樓,典型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築,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中國著名電影藝術家孫道臨曾居住於此。相隔不遠,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的故居。
而位於湖南路武康路交界的「湖南別墅」,先後有汪精衞偽政府財政部部長周佛海、中國已故元帥陳毅、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等住過。往內走還有國民黨已故元老陳立夫的花園別墅、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的故居等。
電影《色,戒》裏,老易與王佳芝幽會的地點就是武康路99號─英商正廣和汽水公司大班舊居,房子為英式鄉村別墅,現時洋房大門緊閉。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