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先生」曾鈺成 - 李德成

「如果先生」曾鈺成 - 李德成

立法會主席不是一個虛位主席,他可以就很多富爭議性的議題作出裁決,所以從來都只能由共產黨可信任的人出任。先有范徐麗泰,後有疑似共產黨地下黨員的曾鈺成。

傳統是用來破壞的

曾鈺成當初競逐立法會主席時,為昭示他的公正性,曾答應三不:不會在立法會投票、不參加民建聯黨務、不發表引起爭議的評論。但他卻秉承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承諾是要來破壞的,不是要來遵守的。
就以這次事件為例,他說如果政改議案就欠他的一票而令香港嚴重受損,那他就會辭職投票。倘若曾鈺成認為在評論時加一個「如果」就能令一個評論變成不是評論,那我們實際上毋須再對曾先生的任何承諾認真了。我們從來沒有聽曾先生說:「如果香港要實行普選,功能組別必須廢除」,又或「如果欠我一票而令公投成功,那我就不會辭職」。很明顯,曾先生的「如果」不是隨機提出的,而是意有所指的。這次的「如果」評論是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曾先生認為否決政府的政改方案,是會嚴重地損害香港利益的,我們還能相信曾先生以後會公正地處理政改的辯論和議決嗎?一個有血性的曾先生,應該在發出這個「如果」評論前便辭職,曾先生不能做到這點,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曾先生的風骨已成定論了。
曾先生的邏輯是令人困惑的。首先,北京是絕不會容許一個他不信任的人出任立法會主席,所以傳聞馮檢基會出任立會主席是一個大笑話。若果曾先生辭職,出任立會主席的必定是保皇黨,而要完成曾先生的宏願,這個保皇主席就必須投票。香港沒有法例禁止立會主席投票,世界上也有議會議長可以投票,但他們大都有一個傳統指引議長如何投票,而香港的傳統就是立會主席不投票。

辭職將開創兩先例

曾先生的辭職將開創兩個先例:
‧立會主席為投票而辭職;
‧接任立會主席在議決中投票。
所以曾先生的行動,就是要接任的立會主席做他自己認為絕不應做的事,這是不是一種典型的精神分裂呢?不過,香港的民主制度從來都是被扭曲的,曾先生的行動不過是把這個扭曲加深,把自己的畫皮撕破,實在也只是小事一宗。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