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傳部(簡稱中宣部)是主管意識形態、專管「筆桿子」的部門。自1949年建政至今,中宣部11位歷任部長中,有以開明享譽海內外的陸定一、胡耀邦、朱厚澤,也有以「左王」著稱的鄧力群、王忍之,還有中共元老習仲勛、陶鑄、王任重,以及較碌碌無為的張平化、丁關根,現任部長則是「團派」出身的劉雲山。
中宣部長的政治取向,對於他們主政時的政治環境而言,往往既是結果,也是成因,即他們多是中共最高領導層基於當時政治需要的選擇,他們的作為又強化當時的政治氣氛。不過,部長人選有時也是中共高層調和改革派與保守派的工具,反映最高層的左搖右擺。
在三位開明部長中,陸定一早年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晚年主張實行多黨制,是其政治生涯中的兩大亮點。胡耀邦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後就被任命為中宣部長,開創了中宣部被稱為「思想解放部」的歷史。朱厚澤是在胡耀邦擔任中共總書記時出任中宣部長,其「三寬」(寬容、寬鬆、寬厚)精神,於今日猶有借鑑意義。
朱厚澤提出「三寬」時主要是針對文化界、理論界、新聞界。他曾這樣闡述:「對於跟我們原來的想法不太一致的思想觀點,是不是可以採取寬容一點的態度;對待有不同意見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寬厚一點;整個空氣、環境是不是可以搞得寬鬆、有彈性一點。」
中宣部被戲稱「真理部」
朱厚澤在晚年對「三寬」的理解已深入一層,並呼籲主政者:「多少帶一點彈性、柔性,這對於處理我們的思想文化問題,經濟政治問題,小至家庭、夫妻、父子、母女,大至國家大事、民族關係,都會好一點。」
不過,如今的中宣部被戲稱為「真理部」,對於意識形態的管制不見「三寬」,只有「三嚴」,即嚴控傳媒、嚴管影視、嚴防網絡,不只封殺了思想解放的空間,也加重了社會和諧的障礙。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