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斥:藉口研究「披住羊皮嘅狼」海洋公園擬買瀕危白鯨被轟

團體斥:藉口研究「披住羊皮嘅狼」
海洋公園擬買瀕危白鯨被轟

【本報訊】海洋公園繼擬到所羅門群島捕捉海豚一事惹人詬病,環保組織再踢爆公園將向俄羅斯購買居於北極圈的二級瀕危野生動物白鯨。該組織指出,捕撈及運送白鯨過程極不人道,炮轟海洋公園以研究之名引入不適合在港生活的海洋珍稀物種。
記者:袁慧妍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引述可靠消息稱,海洋公園利用園方的保育基金進行北極圈白鯨研究,並已進入最後階段,稍後將向俄羅斯購買白鯨。海洋公園正增建的「冰極天地」將於2012年中竣工,消息指園方早已花費大量資源設立白鯨館,入口白鯨一事勢在必行。

捕捉過程極不人道

洪家耀稱,捕捉白鯨的過程極不人道,漁民選擇捕捉年幼白鯨,迫使白鯨母子分離,然後以網強行把白鯨從深海「扯上嚟」,白鯨掙扎時可能一命嗚呼;之後,漁民會把捉到的白鯨圍困在海岸邊一個小小地方,讓牠們習慣被人類餵飼,不少白鯨會不適應環境死亡。
運送白鯨往其他地方時,舟車勞頓或令牠們承受極大心理及生理壓力。若要「移民」香港這個亞熱帶地區,縱使海洋公園聲稱有合適設備,亦始終「複製唔到原來嘅野生環境」,白鯨最終難逃一死,結果「要捉100條先得10條存活」,故他對海洋公園入口白鯨非常反感,「又話自己做保育,但佢攞(白鯨)嚟做表演,吸引觀眾……海洋公園係披住羊皮嘅狼。」海洋公園發言人承認,正物色白鯨置於「冰極天地」,但先透過其他機構引進動物,包括拯救、繁殖借用協議、動物交換甚至購買等。從野外引進動物是最後考慮,大前提是經獨立科學研究,證明移除該區域族群有限數目的動物後,仍可維持該群組動物的可持續性。

白鯨樣子可愛,叫聲多變化,深得各地遊客喜歡。洪家耀提供相片

促政府關注無回音

洪家耀則指,美國及加拿大基於保育原因,早已禁止白鯨出口貿易,故俄羅斯是現時唯一出口白鯨的國家,惟當地資訊封閉,從未對外公佈白鯨出口數字,世界各地保育團體難以監察。他更透露,有學校得悉海洋公園惡行後,發起罷去海洋公園行動,如海洋公園仍堅持購買白鯨,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亦將有進一步抗議行動。
英國鯨豚保育組織(WhaleandDolphinConservationSociety)項目經理CathyWilliamson表示,2005年兩次去信特首曾蔭權及其他相關部門,要求關注海洋公園購入白鯨事宜,惟未獲回覆。

蘋果資訊
「海中金絲雀」聲音多元高智慧

白鯨是群居性、具高度智慧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名字Beluga來自俄羅斯,意指白色。牠臉部表情豐富,且聲音多元化,會發出旋轉的顫音、嘎嘎叫、似鐘聲、尖銳的啪啪聲等,被稱為「海中金絲雀」。白鯨棲地以北極和亞北極為主,活動範圍最多可達2,000公里,多數時間用於覓食,善於潛水,可達400到800米深。由於白鯨外貌可愛,各國爭相購入作表演之用。

台灣法院嚴斥輸入

02年台灣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以「教育、研究」為名,從俄羅斯購入六條白鯨,其中兩條抵台不久旋即死亡,獸醫推測是運輸使白鯨抵抗力下降,併發原有的肝臟發炎、心臟腫大衰竭而亡。存活下來的四條白鯨被館方訓練點頭、噴水、跳舞、頂球、刷牙等動作,供人觀賞。
其後海生館再引入四條白鯨,且申請「進口白鯨應准予免徵進口稅」,遭高雄法院駁回,判決中指「白鯨為寒帶動物,欲飼養在氣候炎熱的南台灣,其飼養環境的營造及對該白鯨的照顧,均須有專業人員處理,故以進口及圈養方式對白鯨進行研究,不但違反自然,且不經濟」;法院更指該館引入白鯨進行馬戲表演,「使台灣國際形象受損」。

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被轟以「教育、研究」為名,實則利用白鯨表演賺錢。
洪家耀提供相片

白鯨基本資料

全球數量:約40,000至80,000條
身長:出生時長1.5米,成長後可達5米
體重:出生時約80至100公斤,成長後可達1,600公斤
壽命:25至50歲不等
地區分佈:北極圈內,即加拿大北部、美國阿拉斯加、俄羅斯海域
外形特徵:頭部額隆鼓起突出,上、下顎各有8至9隻釘狀牙齒,腹部與側面凹凸不平,不具背鰭
生殖:2月底至5月繁殖,懷孕期約一年,哺育期長達兩年,約每隔三年生殖一次
食性:各種魚類、甲殼類、海蟲、大型浮游生物
資料來源︰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及互聯網

園內疑有病毒 鯨魚海豚頻死

【本報訊】海洋公園以保育為名引入海洋生物,實質無聲無息一手摧毀珍貴生命。早於03年香港大學一份論文指出,海洋公園1974年來多次購入鯨魚及海豚,當中逾130條死亡,死因以感染類鼻疽居多。環保組織質疑,該病毒仍影響現時園內海洋動物。
港大一名博士木下禮美(ReimiKinoshiga),曾擔任海洋公園首席獸醫及研究部主管,03年她發表一份病理學論文,指1975年香港爆發海豚大規模死亡。論文列出公園1974年至2002年近30年期間,逾130條鯨魚及海豚死亡,部份更引入公園僅兩星期。

憂類鼻疽病毒擴散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海洋公園過去多年「閃閃縮縮」,走後門引入多條鯨魚及海豚,及至牠們因各種原因及疾病死亡,均不主動對外公佈,認為海洋公園已「冇王管」,他擔心類鼻疽病毒一直在園內擴散,若再引入白鯨,將會首當其衝受病毒威脅。
海洋公園發言人表示,上述研究由園方支持,研究結果為治療及拯救海豚帶來重大突破。公園自該研究完成後,02年至05年只有一條海豚死亡。有關類鼻疽病的研究仍在進行,06年後沒有再發生類鼻疽病引至鯨豚死亡個案。

白鯨被捕捉後會被圍困在近岸海灣的小小範圍中,加速白鯨死亡。洪家耀提供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