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幸福 - 高慧然

母親的幸福 - 高慧然

國際慈善組織「救助兒童」公佈本年度「幸福指數」,獲選為幸福媽媽之最的,是挪威的母親。
所謂幸福,是一種感覺,要把抽象的感覺拿來作比較,唯有將感覺具體化,所以,調查機構將母親的幸福分拆為婦女的幸福及兒童的幸福,欲知婦女與兒童幸福與否,又從教育、經濟機會、醫療保健三方面作出綜合分析,這三個方面的指數最終成為衡量婦女與兒童幸福與否的標準。也就是說,母親的幸福與孩子的幸福息息相關。而母親與孩子的幸福則取決於他們受教育的年限、取得的經濟機會,以及醫保狀況。
很難說,這不是一種誤導。受教育的機會多、年限長,只能證明社會普遍教育程度高,教育程度高,卻不保證幸福指數高。同樣的,經濟機會多寡與幸福指數高低同樣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係。醫療保健越完善的國家,國民壽命越長,可是,一個人如果不快樂,那麼,長壽只不過延長他不快樂的期限。
要讓慾望無窮的人類自覺幸福,可以很困難,也可以極簡單。美國有心理學家指出,讓月入五萬的人住到月入十萬的人的社區,前者通常會很不快樂。可是,如果讓他跟月入兩萬的人左右為鄰,他的自我感覺及幸福指數馬上升高。沒有絕對幸福,只有相對幸福,而相對幸福的感覺,來自比較。
要讓香港母親躋身幸福母親指數榜,只需把全港所有的英中都轉作中中,保證大比數的母親幸福指數立馬爆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