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Webb91年移居香港,一住近20年。他說,5.16那天,他一定投票,為爭普選表態,更為防止政府夠票通過政改方案,"BecauseHongKongismyhome.(因為香港是我家)"
現年44歲但早已退休上岸的Webb現在全力搞其網站webb-site.com,倡導提高香港公司的管治水平,最近更無償公開其資料庫,詳列數十年來政府委任各類公職的名單,公眾可從中發現各財團的盤踞勢力和利益關係。他說,為的是「回饋社會」,讓大家對當中的利益關係一目了然。
DavidWebb曾是投資銀行家,又做過港交所董事,連主席夏佳理也不得不承認其貢獻,但在立法會選舉,他從來只有地區直選的一票。他指出,選民基礎只是132張公司票的金融界議員李國寶,除一屆之外,歷來都是自動當選;選民只是578張公司票的金融服務界詹培忠,更是「曾經犯了損害股東利益的罪行而入獄的人」。
深層次矛盾…源於政治制度
「我不是針對詹培忠個人,雖然大家都知我對他評價不高,我針對的是選他出來的制度。」Webb認為,北京說的香港深層次矛盾,源於香港的政治制度,以致回歸以來香港不進則退。
他解釋,特區政府沒經過人民選票授權,以致施政進退失據,「若是民主選舉,你會說明你的政綱,當選後會做甚麼,人們選你出來,任期內你就是獲授權(mandate)去推行那些政策。政策可能仍受到部份人反對,但你可以說,是你們選我出來,我要履行我的承諾。」
諷刺的是,建制派一直說民主會帶來福利主義,社會會變得民粹。但Webb發現,現在的政府比回歸前更「社會主義」,因為沒有人民授權執政,一旦面對輿論批評,為平息民怨,往往短期「派糖」,討好市民,結果幫助不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好像差餉寬減,我根本不需要,這些錢其實可用在更好的地方。」
Webb希望泛民否決政改方案,向政府施加更大壓力,迫使政府提出更好的方案,「仍有兩年時間,足以提出更令人接受的方案。建高鐵花那麼多錢,幾個月就通過,政改方案不一定要趕在這會期通過。」
「我們5.16要投票,若連這最基本的民主權利都不去行使,爭取民主的意義在哪?每一票都是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