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一個普天同慶、天下子女感謝母親的溫馨節日。然而,並非每一位母親都得到滿滿的祝福及子女的擁抱,同一天空下,有人歡喜、有人悲痛。
她,77歲,一生含辛茹苦撫養三子一女,結果卻得不到子女的照料,母親節前夕還收到一封惡毒的「咒死家書」;她,38歲,一個孩子的母親,14年前喪夫後仍對家婆不離不棄,帶着家婆再嫁,令這名雖然失去兒子,但擁有一個好媳婦的老媽媽,仍可幸福而滿足地迎接母親節。
堅持留在身邊侍奉 女警再嫁拒捨前家婆
14年前,24歲的警嫂張秋媚喪失了丈夫,她繼承丈夫遺願加入警隊,也成了一名交警。同時,她也用柔弱的雙肩,獨自挑起照顧病重癱瘓的家翁、服侍年老體弱的婆婆和撫養未成年的孩子重任。8年前她再組家庭,堅持將亡夫的母親黃大娘帶在身邊,侍親至孝。
張秋媚的事迹在母親節前傳遍梅州市五華縣,不過她在接受訪問時還是一臉甜美笑容,認為這些付出並不算甚麼。
1996年,丈夫在執勤時意外身亡,家翁一夜白髮,其後中風全身癱瘓。張秋媚悉心照顧癱瘓的公公3年多,直至老人安然辭世。對待家婆,秋媚也是全心全意。
「她就像我女兒一樣」
2002年一名男士被秋媚這位年輕媽媽的事迹深深感動,把愛情的橄欖枝伸給了她。不過由於擔心婆婆先後受2位親人離世的打擊,身體越來越差,張秋媚決定帶着家婆出嫁。未婚夫被她的愛心打動,欣然同意。
為了不讓年邁的黃大娘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未婚夫住入張家成了「上門女婿」。婚後兩夫婦家中事無大小均尊重黃大娘的意見,每季為老人添衣,逢年過節或老人生日都為她買小禮物。
「她就像我的女兒一樣。」黃大娘感動地說,自己牙齒不好,秋媚就把飯菜煮爛一點。去年她做白內障手術,秋媚和丈夫輪流照顧,餵藥、梳頭,照顧周到。兩位媽媽,在母親節前夕,均綻放幸福又溫暖的笑容。
《廣州日報》
「你不死會有報應」 咒死家書傷透劉婆婆
「你是一個害人精,你快死了吧。你不死,會有報應的。」陝西77歲的婆婆劉玉英,雖育有四名子女但沒有人願供養,將她丟在老人院。母親節前夕她難得收到子女寄來的家書,滿心歡喜打開竟發現是一封「咒死家書」。她傷心地哭訴:「孩子是白養活了。」網民則痛斥「寄信人最應受詛咒」。
4子女無人願供養
劉玉英現居於西安一間名為金秋老年公寓的老人院,老人院主任史忠良說,劉玉英因為沒有子女照顧,過去由社區義工照顧,去年開始轉到老人院後,她的4名子女絕少來看望老人家,交費也要催促才郵寄來。夏天到了,也沒有兒女為她送換季的衣服來,現在老人身上還穿着厚厚的毛衣。
史忠良表示,劉婆婆自本月3日收到這封信後,情緒一直不好。院方曾致電老人的三名兒子,其中老大聯絡不上,另兩名兒子接到電話後沒有表態。老人的女兒則失去聯絡。
據悉,劉玉英祖籍湖南,年輕時跟着工程師丈夫到西安。幾年前老伴去世。
劉玉英表示,她知道兒女生活不容易,但想到自己身體不好,「吃藥、住公寓都需要錢……」看着手中咒罵信,老人眼內又泛起淚光。
陝西《三秦都市報》
台選「漂亮母女檔」
「讓大家見識你的正媽吧!」台灣社交網站地圖日記在母親節前舉行「漂亮母女檔」選舉,女兒15歲以上、媽媽30歲以上的母女均可參賽。網站10天內收到70對母女報名,網上投票目前由23歲的陳冠伶和50歲的鄭淑梨母女領先,二人被網民形容為:「媽媽很有氣質,女兒很漂亮,美呆了。」
參賽年紀最大的是38歲的宜君,她為祝74歲的媽媽母親節快樂而參賽,目前媽媽因患病正在做化療,不少網民為她們送上祝福。有關賽果將於6月11日揭曉。
台灣《蘋果日報》
不知母生日者逾20%
你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的生日你又知道嗎?陝西華商網近日進行一項母親節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全國參與調查的數千名網民中,三成人不知道母親節的日期,兩成網民稱不知道母親的生日。約五成的人表示在成年後、工作後、甚至自己為人父母後,才意識到要報答母親。
對於如何慶祝母親節,八成的網民稱,會在母親節當天向媽媽說一聲「我愛你」並陪伴她一天。除了陪媽媽吃飯,也有不少網民稱會和媽媽去做Spa、做個時尚造型等。
華商網
女生揹着病母上學
湖南省湘潭大學三年級女生羅桂紅,帶病母返學的故事感動許多師生。來自偏遠山區的她,母親患上風濕性心臟病,父親今年三月工作時受傷入院,她別無選擇,便將母親接到湘潭,在大學附近租房與母親同住,每日照顧母親起居飲食,並要揹着母親上落樓梯。
正當其他同學忙着尋找實習機會,羅桂紅除了獎學金外,還要忙着兼職維持生活。相信明天會更好的羅桂紅,近日將父親從醫院接到租住處,準備做一頓豐盛菜餚,一家好好的過母親節。
新華社
8歲童陪癌母當義工
台灣嘉義市讀小二的黃建樺(8歲),平日主動幫忙家務,替天天忙於工作的爸爸照顧患癌的媽媽,有空還跟着母親同到嘉義基督教醫院當義工。嘉義市政府前日舉辦母親節表揚大會,他是年紀最輕的孝行模範者,他摟着媽媽說「我會保護您」時,令媽媽紅了眼眶。
黃建樺因細心照顧患癌母親,獲得親友及學校老師同學的讚揚,他學會騎單車,就為了可以自行去買餐點回來跟媽媽分享,讓母親多休息。其母葉秀雲表示,兒子是她活下來最大的力量,她最大的心願是陪兒子長大。
台灣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