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行之補傘 5分鐘拆骨

360行之補傘 5分鐘拆骨

從前,有位「唱獨腳戲」的黃小二久病未癒,遂震騰騰找「設鬼」去,還順路往南海神廟買隻「波羅雞」回家……噢,我在說甚麼鬼話,不,其實這些都是古時「360行」之中的有趣行業,部份經已式微,但在「歲月點滴—360行」展覽中,大家就可以重溫了。

記者︰Ken哥哥
攝影︰傑哥哥

碩果僅存:補傘師傅

古時的「360行」之中,原來有一些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仍然存在,他就是花五分鐘,就可令爛傘重生的補傘師傅(陳思明)。

★陳師傅的工具以鉗為主,部份鉗如窩釘鉗和去釘鉗都要特地從台灣訂回來。

拆骨逐格睇

①一般爛傘都是斷掉傘骨。

②要先用去釘鉗把窩釘褪出,把斷掉的傘骨拿走,換上新的。

③再用針線把傘骨固定即可!

Interview

問:陳師傅入行多久了?
答:我賣傘已30年,邊賣傘邊學補傘,當時自己慢慢研究維修的方法,再向生產商請教一下,工具就由台灣訂回來,當時的傘都是由日本和台灣生產的。

問:現在的傘都很便宜,還有人補傘嗎?
答:有,例如新買不久便斷掉傘骨的,就此掉了很浪費呢。有時傘是借別人然後給弄壞的,或者是人家送的,別具紀念價值,都會拿來修補啊。

問:維修過最爛的傘是怎麼樣的?
答:整把傘由頭到尾散開了,我估計是打風吹成那樣子的,傘骨需要一排排的逐條補上,差不多花了大半天來修理呢!

問:是否所有傘都可以維修?
答:一般斷傘骨的都可以,但自動開關的就很難,因為技術較新,還未掌握到它的技術;還有,縮骨傘較長傘易維修呢。

問:平日的工作量如何?
答:八十年代是補傘最興旺的時候,試過一日要補廿多把傘;現在則一天都沒有一把,一來傘的價錢越來越平,另外部份所需的零件亦已經很難找到了。

72VS360

阿嫲阿爺常說「72行,行行出狀元」,為甚麼古時又以「360行」統稱各行各業呢?這要追溯回唐代,那時的社會主要有36個行業,隨着社會發展,行業倍增,於是坊間就把36的一倍即72,甚至乎十倍即360來統稱各行各業。在「歲月點滴—360行」展覽中,隻隻過百年歷史的純白瓷碟,就把這些行業以圖畫的形式紀錄下來。你都來猜猜這些是甚麼古老行業吧!

行業猜猜看
唱獨腳戲=單腳的表演者?

非也!其實是指演木偶戲的民間藝人,他們用雙手同時操作兩個木偶,更會模仿不同人物的聲音,一個人便可演出一台戲,所以稱為唱獨腳戲。

痴雀=雀痴?

痴雀應該也是雀痴吧!古時愛撚雀的富貴人家,會聘用痴雀教自己如何把鳥調教好,例如模仿別種鳥類的叫聲、學人語或訓練它飛接主人打出的彈丸等。

設鬼=設陷阱捉鬼?

平民百姓生病久醫不癒,古人認為是魔鬼作怪,就會請來設鬼去作法驅鬼,這行業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才逐漸消失。

賣波羅雞=賣菠蘿燜雞?

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廟外擺賣稱為「波羅雞」的「雞」形吉祥物,據說可保健康。由於波羅雞是以硬紙糊上彩色雞毛製成,需要黏黏貼貼,因此人們會用「波羅雞」去諷刺一味靠黐、貪小便宜的人。

擔山水=第一代礦泉水?

從前的水源不像今天般方便,要用水便到山上擔。不少老人家在幼時也曾幹過這行業,只要替人家擔水,每挑一擔水就有5毫子的酬勞了。

「歲月點滴—360行」展覽

展覽展出收藏家趙泰來博士借出數百隻珍貴瓷碟,碟面上繪畫了中國民國初期各個行業的形象百態,可以真實地反映出當時庶民生活的面貌和社會文化特色,極具教育意義。

日期:即日至5月11日
地點:九龍灣德福廣場一期中央展場
時間:正午12時至晚上10時
查詢:27500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