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正檢討強積金供款入息的上下限,建議將下限提高至5,250元,部份低收入人士可脫離供款網,而上限則建議提高至30,000元,部份僱員及僱主的每月供款最多會增加500元。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建議令僱員被扣起更多收入,僱主成本亦會上升,一定有不少反對聲音,應先廣泛諮詢。
積金局因應統計處入息中位的變動,檢討了強積金供款入息的上下限,建議將供款入息下限由現時5,000元,提高至5,250元,即月薪達5,250元或以上才需供款,部份剛超出下限的低收入人士可以不用再供款250元。供款入息上限則建議由現時20,000元提高至30,000元,月薪20,000元以上的僱員,每月供款額將由現時1,000元,最多增加500元,僱主每月供款亦最多增加500元。
強積金供款入息上下限的檢討建議將在下周二諮詢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之後再交積金局董事會討論,預計最遲需在今年7月將結論提交政府及立法會考慮及決定。
下限提高幅度太低
身兼強積金諮詢委員會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現時供款額確不足以維持退休後的生活,有需要提高,但建議影響不少僱員及僱主,爭議很大,應先廣泛諮詢。
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對於月薪只有5,000多元的低收入人士來說,強積金供款是很大的負擔,下限只提高至5,250實在太低,他們建議月薪6,000至6,500元才需要供款。
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表示,供款上限提高至30,000元,等如將供款增加50%,對僱主是大打擊,再加上最低工資,部份中小企會有經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