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資深投資者兼「引伸波幅」馬主傅果權,與另一名全職投資者,藉證券行推行佣金回贈計劃,涉於13個月內如打乒乓球般,以相若價格來回買賣20隻窩輪,賺取133萬元佣金。兩人在區域法院否認20項虛假交易罪,昨被裁定罪名成立,還柙至本月13日判刑。
記者:蔡曉楓
暫委法官沈小民裁決時指,定罪須考慮兩名被告的意圖,他們早已相識兼一起行事,互相買賣。而買賣越多,所得佣金越多,從中獲益。他們營造交投活躍假象,藉以吸引其他投資者,而市場活躍可令兩人更易出貨離場,減低風險。
次被告同罪成待判
法官又指他們的行為蓄意誤導,罔顧後果,故裁定兩人罪成待判。控方昨申請,要求兩名被告繳付130萬元調查費。
資深大律師駱應淦替首被告傅果權求情,指首被告於去年與妻子離婚,失去子女撫養權,事件令他承受重大壓力,這類案件多屬傳票性質,只因本案複雜才在區院處理,並無對市場造成損害。被告樂善好施,先後捐款合共90萬元予母校喇沙書院、慈善團體及寺廟。駱表示會在七日內呈交品格證人的信件,望法庭輕判。
次被告李樹源代表律師亦指涉及操控市場的案件,本案案情不算嚴重,並非精密計劃,只是借助他人提供的機會犯案,由於回佣計劃已取消,重犯機會低。
51分鐘內交易194次
首被告傅果權(42歲)及次被告李樹源(38歲)於04年1月至05年1月,同屬大唐投資(證券)及順隆證券的客戶。麥格理銀行及上述兩間證券行當時推出「佣金回贈計劃」,只要客戶投資達既定成交額,便可獲大額回贈,變相令投資者在毋須承擔風險下賺取回贈。
兩被告以相若價格買賣20隻窩輪,通常在同一經紀行「打躉」,相互炒作同一窩輪,試過單日利用200萬元本金,以同一價格來回買賣同一隻輪,結果在少於51分鐘內交易共194次,即平均每分鐘交易3.8次。二人又曾在單日大手買賣一隻仙價窩輪,佔全日總成交額85%。但為了保本,他兩人都不會留貨過夜,目的是減低價格變動風險。
「引伸波幅」為窩輪的術語。傅果權的馬匹以「引伸波幅」命名,除三月贏取沙田草地1800米中大校友會盃,上月底更捧走皮亞士盃,可算戰績彪炳。
案件編號:DCCC981-1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