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沒到燕子溝,原來已經變了樣。
去年這個時候到燕子溝,是跟着勘探隊進溝去策劃如何發展旅遊。那時候溝裏連像樣的路都沒有,許多景點,是從山坡樹叢中直接走進去的,一路走,一路憑開山刀開路,在森林和沼澤裏團團轉。
汽車當然開不進去,一路往裏走,除了徒步就是騎馬。所以,二十多公里山路,要走大半天。
不過時隔一年,溝裏的路已經修好了大半,從溝口山門開始,可以坐着高爾夫車一路開進去。上次把我摔得要死的沼澤森林,也鋪好了舒坦的步行棧道,棧道在森林裏穿行,行走其間,就像走進了一個天然的植物公園。
這一切,都是在一年之中發生的變化,工程很浩大,在海拔兩千米到四千米之間,如此開山劈石,建道造屋,工程進度真的很令人驚訝。
或許,中國真的人多,一個規劃下來,便用人海戰術去完成。在這種地方修路築橋,用的方法還是以人力為主,機械力量是很薄弱的。道路還在不斷地往大山深處延續,沿途可見大批民工,用錘子鋼鑯和背簍開工,他們吃住在山邊的窩棚裏,碎石鋪路,碎石護坡,就如此,一尺一尺把路修了出來。
每次在高原地區旅行,不管路況好不好,車行於其中,心裏都會默默感激這些修路的工人,是他們用血汗氣力,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之下,把路修到天邊,把我們送到那麼壯麗的風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