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紅酒的東尼某天閒聊時竟然跟我說想試試喝威士忌,問我該如何入門。自己不過是個半桶水的酒客,酒齡不長,入威士忌門的時候更是誤打誤撞,談不上有甚麼心得,要介紹人家速成入門實在有點不知從何說起。
想了想只能從自己喝威士忌的經驗找頭緒,畢竟酒是要喝過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紅酒如是,威士忌同樣如是。最後建議東尼試三種年份不同、產地不同、質感不同的威士忌作為起步。第一杯是艾雷島(Islay)的ArdbegStillYoung,是大概十年左右的威士忌;第二杯是日本的竹鶴PureMalt二十一年;第三杯是Macallan十八年。
艾雷島的威士忌是我的至愛,幾個品牌不管是Ardbeg、Bowmore、PortEllen、Lagavulin、Laphroaig都帶着獨有的木桶香味和煙熏味。其中Bowmore十八年對我來說更是百喝不厭的好貨色,讓人有「嘆酒」的感覺。那為甚麼不選Bowmore而選上Ardbeg呢?因為Ardbeg的威士忌比較粗獷,沒有修飾,一派硬崩崩的姿態,一口喝下去的話,舌頭、口腔、鼻腔立時被濃烈的酒香、木香、煙熏味橫掃,整個人登時醒一醒,感到我是在喝「威士忌」啊!
經過ArdbegStillYoung的洗禮後,當然要嚐嚐威士忌溫柔的一面,體貼的一面。通常年份越長的威士忌會越醇厚,越柔滑。日本的竹鶴二十一年有齊這些好處,還帶上一點上好水質獨有的芳甜味。喝下去的時候喉頭只覺有柔滑的絲綢滑過,滑過後還留有一絲絲甜意,久久不散。
第三杯比較簡單,來一杯四平八穩,最為「愛威之人」熟悉的Macallan就最適合。說Macallan十八年四平八穩沒有甚麼貶意,因為它真的很balance,很容易喝,大部份喝威士忌的人都不會投訴。既然東尼要入門,當然要試試這種熱門的酒,至少碰上其他愛威之人也可以說說喝Macallan的經驗。
村上春樹到艾雷島旅行時曾把島上出產的多種威士忌一字排開,逐一試喝。還沒有機會做這樣好玩的事,但能一次過喝我建議的入門三杯也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