殮房員工沒用二維條碼受罰律敦治醫院險調亂遺體

殮房員工沒用二維條碼受罰
律敦治醫院險調亂遺體

【本報訊】公立醫院殮房發生險調亂遺體事件。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殮房服務員,本周一(3日)發放一具無人認領遺體時,只用肉眼核對資料,沒有按指引使用二維條碼電腦系統覆核便發放遺體。院方經追蹤遺體後才證實沒調亂遺體,該員工需接受處分。
記者:陳沛冰

據悉,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一名入職約4年殮房服務員,本月3日早上需向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員,發放一具無人認領女性遺體。現時每名死者手帶上有一條二維條碼,條碼上有死者的姓名、年齡、性別及身份證號碼。按正常程序,殮房服務員需用掃描器,掃描遺體手帶上的二維條碼,以及遺體認領證明書上的二維條碼,作為雙重核對。資料相符儀器才列印出貼紙,貼在認領遺體文件上,才完成整個認證遺體程序。
據悉,該服務員沒有按指引利用二維條碼電腦系統核實遺體資料,便向食環署職員發放遺體。食環署將遺體交予香港大學進行研究。

一小時後通知上司

該服務員發放遺體約一小時後,向上司承認沒有利用二維條碼電腦系統核對遺體資料。殮房隨即派員帶同儀器,到港大核對遺體身份;同時在殮房內點算遺體數目及核對身份,證實沒有調錯屍。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表示,本周一早上9時50分,該名男服務員向食環署職員發放遺體前,兩人用肉眼核對遺體手帶上姓名及身份證號碼,然後再核對「認領遺體證明書」上資料,確實無誤後,雙方在認領遺體文件上簽名作實。但當日該服務員沒有執行二維條碼核實程序,他發現後即通知上司,再與食環署職員往港大,用手提掃描器掃描手帶上條碼,補印貼紙。該服務員入職逾3年,院方已按人力資源政策作出適當處分,並密切監察其表現。公立醫院07年曾發生殮房調亂遺體事件,醫院管理局耗資240萬元,08年在轄下35間殮房,推行二維條碼系統。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表示,醫管局應加強員工培訓,若員工不遵守指引,應給予適當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