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和1990年代,中國和英國就香港前途談判,「中英關係」是港人讀報時常常見到的四個字。英國大選對中英關係會有甚麼影響?專家說沒有,因為英國政黨近年對中國立場分別不大,做生意為上,國際事務強調溝通合作。
首位華人市長:不會開倒車
傳統上,英國兩大黨中,北京嫌工黨經濟立場太左,較親向務實的保守黨。中英正是在保守黨執政時期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解決了香港問題,雖然末代港督彭定康拆毀政制直通車遭中方臭罵成「千古罪人」。
1997年,保守黨下台,工黨上台。這時工黨說革新,向中間路線靠近,遭保守黨炮轟抄襲立場,反映兩黨立場分野模糊化。在工黨執政的13年間,中英縱發生北京處決死囚等風波,白高敦擁抱亞洲的外交取向,令中英在經貿、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工黨若能繼續執政,政策將維持不變。
英國首位華人市長、屬於保守黨的倫敦紅橋區市長陳德樑就向本報說,「任何一黨都不會在對華經濟關係開倒車」,而保守黨或更着重自由貿易。他指,保守黨很重視中國,去年就在國會內成立自己的中國小組,加強黨內議員與中國交往。保守黨影子外相夏偉林(WilliamHague)去年也表明,保守黨一旦上台會延續積極對華政策,推動持續對話,強化雙邊關係。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英國問題專家楊芳向內地傳媒表示,英國對中英關係一直採取積極務實態度,近幾年兩國關係發展很好,即使保守黨上台,新政府也會從國家利益出發,在戰略上與以往對華政策保持一致,只是在細節上可能有所改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