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門外東主不治 裁定死於自然兒子直斥不公 或追討賠償

明愛門外東主不治 裁定死於自然
兒子直斥不公 或追討賠償

【本報訊】運輸公司東主楊德祥於明愛醫院門外心臟病發,同事向醫院職員求救,對方着他致電報警,楊於送院後死亡。死因陪審團昨一致裁定死者死於自然,其子認為裁決不公,但須與律師商討才決定會否追討賠償。醫管局指事後轄下其他醫院已制訂緊急應變機制。
記者:蔡曉楓

陪審團昨退庭四個多小時後作出裁決,建議明愛醫院增加指示車輛及行人往急症室的路牌,以及要求醫管局轄下的醫院,實行明愛醫院制訂的應急措施。

明愛建議作多項改進

醫管局和明愛醫院昨日再次向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並在今次事件後作出深入調查,建議實施多項改進措施,包括制訂和落實「醫院及診所處理鄰近範圍緊急醫療求助事件的基本原則」,以加強公立醫院在院內外附近範圍的緊急應變機制和安排。
現時公立醫院、診所和主要的詢問處範圍已增添216部可攜式自助心外除顫機,醫管局為約三千名醫院員工提供培訓,熟習使用可攜式自助心外除顫機,在緊急情況下,可即時為病人進行急救。為方便市民,醫管局亦已檢視及改善院內和附近通往急症室的指示牌。
死者楊德祥(57歲)05年曾因心臟病接受通波仔手術,有高血壓及糖尿病。08年12月20日,死者與兒子楊飛龍及同事梁世明搬貨後,駛至荔枝角道時手部抽搐。梁駛車往明愛醫院停在懷明樓正門。
梁衝入詢問處向支援服務助理尹凱詩求助,但對方說:「唔關醫院事,你打999啦。」梁聽罷離開並立即報警。當時楊獲一名醫生急救,五分鐘後有先遣救護員到場。十多分鐘後,三輛救護車先後到場,將楊送往明愛醫院急症室,經急救後死於缺血性心臟病。
事件矛頭尹凱詩表示,她當日的回應是:「我只係文員,唔係醫護人員,你打999快啲救人。」一分鐘後,始致電急症室召救護車。
案件編號:CCDI1364/08

特稿
死者妻庭上數度落淚

死者楊德祥工作期間突然心臟病發,其子楊飛龍在明愛醫院門外慌得以未曾學過的急救方法替父親施救,但當他得悉職員的冷漠回應,情緒更為激動。事隔一年多,其父被裁定死於自然,楊平靜地表示,「裁決不公平,我唔識講點唔公平,我唔熟法律」。

醫管局證供只利院方

死因裁判官林偉權昨指引陪審團時指,證供只支持死於自然的結論,死者於一分鐘內獲途經的醫生急救,途人亦有替他報警,因此即使女職員未有即時報警,未能扭轉死於自然的結果。但楊飛龍並不同意,並在庭外說:「喺我心目中有辦法改變,醫學角度係有奇蹟,唔係就無人入去(醫院)畀人救啦。」
死者妻子每日均到庭旁聽,更數度在庭上落淚。她早前向記者指出,醫管局只提供有利院方的證供,她感到不快。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