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名「結石寶寶」家長,千里迢迢來到香港,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要求前年毒奶粉案主角、現已破產的三鹿集團股東之一「恒天然」,賠償八萬多元。「恒天然」雖是新西蘭資金,但在香港註冊,因而有機會獲香港法庭受理。
中國人在國外打官司,最著名的是民間對日索償,迄今只有一宗苦工案獲庭外和解,其餘都被判敗訴。而這四名「結石寶寶」家長,千里迢迢來香港,控告三鹿集團股東,實在有不得已苦衷。
此案從生產及銷售毒奶,到購買、飲用及患上腎石,都發生在中國,受害的也是中國公民,理應在中國法庭進行。但他們到河北法院,以民事方式控告三鹿等奶粉商,法院拒絕受理,之後更受到無情打壓,「結石寶寶之家」發起人趙連海,到河北石家莊法院外舉牌抗議,竟遭控以「尋釁滋事罪」。更甚者,當三鹿資產被賣掉後,公司破產,結石寶寶也就無法透過民事途徑索賠。
為甚麼北京當局對他們畏如蛇蠍?首先,幾乎所有國產奶粉商都有涉案,牽連太廣,若放任法庭受理,庭審過程中不僅揭露國產奶商的黑幕,還會衝擊整個國產奶業,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其次,政府監管不力、體制問題也會被提出來,這是北京當局不能容忍的。而且,當局前年公佈有三十萬嬰兒受害,但今年「兩會」前,總理溫家寶表示,實際多達三千萬。當局又說,三十萬受害人中,九成九接受官方的賠償協議:死亡二十萬元,重症三萬,普通兩千。該方案由政府與奶粉商議定,既不是法庭判決,更沒跟受害家長商討。換言之,還有二千九百七十萬家長不接受,涉及賠償金額和醫療費,將是千億元計,北京當局豈會承擔?
假藥、毒疫苗,甚至暴力拆遷等,層出不窮,當局可曾放開給受害人進行民事訴訟?各種受害人在國內上訪之路被阻、司法之路被堵,只能跑到國外求助。以前有拆遷戶到香港開記者會鳴寃,上海世博拆遷戶則到紐約聯合國總部「上訪」,也有人去台灣旅遊時,離隊跑到台灣總統府求助,並要求台灣新聞界及法律界主持公道。他們在國內走投無路,才到海外試一下。
他們到香港來申寃,至少說明,他們相信香港的新聞自由和獨立的司法制度,傳媒會關注他們,法庭受理不受理也會給他們合理的法律解釋。如果連他們都不來香港求助,那時候,要麼中國再沒寃情,要麼香港徹底沉淪!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