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再創天價。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PabloPicasso)1932年為情婦畫的裸體油畫《裸體、綠葉和半身像》(Nude,GreenLeavesandBust),前晚(周二晚)在美國紐約佳士得(Christie's)拍賣行以1.065億美元(8.3億港元)售出,創下最貴藝術品拍賣紀錄。買家身份神秘,外界揣測可能是近年多次高價賣入藝術品的香港富商劉鑾雄,但消息指他不是買家。
《裸體、綠葉和半身像》畫幅1.5米乘1.2米,畫中主角是畢卡索常常繪畫的情婦沃爾特(Marie-ThereseWalter)。當時她24歲,風華正茂,裸體躺着,畢加索在後面凝視。此畫在1951年由洛杉磯慈善家布羅迪以1.98萬美元(15.4萬港元)買下,僅於1961年在美國展出過一次,佳士得跟另一拍賣行蘇富比競爭四個月,才奪得拍賣權。
名畫在前,佳士得給《裸體、綠葉和半身像》估值本已高達7,000萬至9,000萬美元(5.4億至7億港元)。前晚拍賣開始,短短九分鐘已有八名買家爭相叫價,叫到8,000萬美元(6.2億港元)仍有五人競投,直至叫到8,800萬美元(6.8億港元)才剩下兩人爭奪,最後由一名透過電話競投的匿名買家贏得心頭好。
拍賣官槌子敲下,名畫成交價9,500萬美元(7.4億港元),連同拍賣行佣金更高達1.065億美元(8.3億港元),打破了瑞士藝術家賈科梅蒂雕塑品《行走的人I》今年2月創下的1.043億美(8.13億港元)拍賣紀錄。
《行走的人I》這個賣價又剛好壓過畢加索早期油畫《拿煙斗的男孩》2004年以1.042億美元(8.125億港元)成交紀錄。下月,畢加索另一幅名畫,曾引起爭奪戰的《TheAbsintheDrinker》也將拍賣,初步估值4,000萬英鎊(4.7億港元),市場正注視是否能再創天價。
歐元危機令藝術品價高
半年未到,藝術品拍賣價屢創新高,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金融巿場不穩,投資者爭相競投大師級作品保值,因此前年雖受金融海嘯陰霾籠罩,但蘇富比藝術品拍賣全年總成交仍達53億美元(413.4億港元)。而近期著名藝術品屢創天價,相信因美金貶值、歐元又因希臘債務危機受壓,拖累金融巿場不穩,令投資者投向藝術品懷抱。
買下《裸體、綠葉和半身像》的神秘賣家身份未明。但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拍賣會前,業內經紀相信有多名著名藝術品收藏家會出價競投,其中包括香港富商劉鑾雄、俄羅斯富商阿巴莫域治、美國對冲基金富豪StevenA.Cohen等。但接近劉鑾雄消息人士指,買家並不是他。
美聯社/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商業周刊》
激戀金髮情婦8年 創意無限
畢加索與沃爾特相戀八年,這位金髮美女令他心花怒放,畫了許多陽光氣息的裸體畫,這個時候的畫作是他藝術事業巔峯時期的作品。
畢加索1927年45歲時,在法國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外,邂逅17歲沃爾特(圖)。這位金髮碧眼、體態妙曼的美人,深深吸引着陷入中年危機的畢加索,兩人火速熱戀起來。當時畢加索與妻子霍赫洛娃(OlgaKhokhlova)感情已轉淡,沃爾特為接近愛郎,1930年起搬到畢加索的工作室對面居住,做他的模特兒。
畢加索與沃爾特相戀期間,創意和技巧都達到高峯,畫風處於超現實主義時期。他用溫暖的筆觸、華麗的色彩,畫下多幅裸體名作。在1932先後畫下《夢》(LeReve)和這次創天價紀錄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三年後沃爾特懷孕了,霍赫洛娃此時才知道丈夫不忠,憤而帶着兒子離開。沃爾特誕下女兒瑪雅,畢加索很高興,畫下名作《瑪雅與玩偶》(MayawithDoll)。
但畢加索一直不肯離婚,以免被妻子分身家,他後來更變心,戀上藝術家馬爾(DoraMaar)。沃爾特1936年與馬爾在畢加索的工作室相遇,兩人逼他作出選擇。他的答覆竟然是她們要動武定輸贏,兩女真的即場打起來。
畢加索的女人多不快樂。霍赫洛娃與他糾纏多年,沃爾特在他死後四年上吊,他晚年娶的第二任妻子羅克(JacquelineRoque)1986年自殺。
英國《泰晤士報》
畢加索 一生輝煌
畢加索創意無限,畫作、雕塑、陶藝等作品總數超過50,000件。畢加索1881年生於西班牙,是天才小畫家,父親是藝術教師。畢加索受不了學校管束,少年時期在美術學院讀了幾年書,到了1900年就獨個兒跑到法國巴黎發展。當時生活條件差,加上受到西班牙式的憂傷主義影響,作品瀰漫一片陰沉,被稱為藍色時期。在1904年至1906年他的經濟好轉了,畫作用色變成以輕快的粉紅色為主,被稱為粉紅時期。之後畢加索還經歷了非洲時期、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時期等。
許多畫家要死後才揚名,但畢加索一生輝煌。1971年他90歲時,巴黎羅浮宮舉行畫展表揚他,成為首位獲得這項榮譽的在世畫家。兩年後他在法國南部小鎮穆然(Mougin)逝世。畢加索曾經說:「每幅畫都裝有我的血。」
《蘋果》資料室
歷來拍賣價最高的藝術品
2.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行走的人I》雕塑(L'hommequimarcheI)
8.13億港元
3.畢加索(PabloPicasso)
《拿煙斗的男孩》(Garconalapipe)
8.125億港元
4.畢加索(PabloPicasso)
《多拉.馬爾與貓》(DoraMaarauchat)
7.426億港元
5.克里木特(GustavKlimt)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I》(PortraitofAdeleBloch-BauerII)
6.859億港元
6.培根(FrancisBacon)
《1976年三聯作》(Triptych1976)
6.729億港元
7.梵高(VincentVanGogh)
《加謝醫生像》(PortraitduDr.Gachet)
6.435億港元
8.莫內(ClaudeMonet)
《睡蓮池》(LeBassinAuxNymphmas)
6.269億港元
9.雷諾瓦(Pierre-AugusteRenoir)
《煎餅磨坊的舞會》(BalauMoulindelaGalette)
6.091億港元
10.呂本斯(PeterPaulRubens)
《對無辜者的奢殺》(TheMassacreoftheInnocents)
5.922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