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了你也有一段日子,你對香港的理想、五子為何要站出來,已經說得太多,也無必要再在這重申一遍。大專二○一二出選時的爭議聲、此起彼落的叫罵、旁人的白眼,背起的雖然不是甚麼民主的十字架,也不知五一六公投是否香港民主化的轉折。但起碼你們能不後悔地告訴下一代,「我當初選擇了承擔,而不是放棄」。你們的主色聽說是白色,配上一朵五色小花。人們說你們沒有經驗,那他們對民主也太沒有認識了,何況這次是投議題的變相公投,投的是我們寄託了這麼多年的夢。大專二○一二的白色,不只是沒有包袱的白色,更是抗拒被這不公義社會現實染黑的白色。對現實的憤懣不是唯一站出來的原因,但站出來更是你們相信這個社會不應該是這樣。
民主是解決問題起點
「知識分子」/「大學生」,如果我們還配這個稱號,知道不只要空談民主,人民切身的逼人生活更值得我們關注。但最起碼也要向當權者爭取香港人的一條路,一條看得見未來的民主路。對嗎?
香港不應是功能組別的香港、不應是地產特權的香港、不應是曾蔭權的香港,香港是七百萬香港人的香港。
當權的!我們說的不只是民主,是公義、是平等、是幸福。明白嗎?請不要轉移視線!有沒有想過為何最低工資仍在不斷爭論,有沒有想過為何你要窮一生的勞力去為地產商賣命,有沒有想過香港的貧窮人口為何超過一百萬?
有了民主不可能立即解決所有社會現存問題,但民主一定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廢除功能組別不是一個政治口號,廢除功能組別與大家生活環環緊緊相扣,議會一日有政治特權階級的存在,一日便只會為他們的利益服務,而不是我們的。沒有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香港只會存有更大的不公,利益更大的傾斜。民主與民生永遠不能分割。功能組別議員沒有面對選民的壓力,自然可盡情享用政治免費午餐。最後得益最多最大的是他們,不是我們。付出最多最大代價的是我們,不是他們。
我們這一代大學生如果說是不關心社會,也是這壓得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社會逼成的。更何況我們不是。
承繼六四精神走出來
慘痛的六四也輕輕走過了廿一年,廿一年前的五月,我還記得學生的絕食書有這麼的幾句: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五月裏,我們絕食了……
國家是人民的國家,
人民是我們的人民,
政府是我們的政府,
我們不喊,誰喊?
我們不幹,誰幹?」
六四學長的偉大,我們比不上。但在廿一年後這個陽光燦爛的五月裏,我們也走來了。愛香港不是建於流沙,愛香港是我們對香港仍有一點希望。請不要讓這點希望之光也給強權奪去,五一六,新民主運動的起點、不是終結,就只差你一票。
香港人,如果你還認同這個身份、如果你認為中國的民主會始於香港、如果你還愛香港。
站出來吧!
蔡松霖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系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