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列菲菲促醫生詳列收費

麥列菲菲促醫生詳列收費

【本報訊】醫務委員會主席麥列菲菲(圖)上周二向全港醫生發信,要求醫生列明化驗費的詳細分類,例如醫生費及化驗所費用等。她昨日澄清只是就一宗醫生向病人收取過高化驗費後,提醒其他醫生轉介病人進行化驗時,需向病人解釋收費詳情,避免同類事件發生,並非硬性規定。
醫委會道德委員會主席兼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昨出席醫委會一聆訊後表示,尊重麥列菲菲發表個人意見,但她以醫委會主席身份發信便會引起誤會,令人以為醫委會正式修改是有關專業守則。他強調,不反對提高醫生收費透明度,但是否納入專業守則及如何執行,則需交由道德委員會及大會討論通過,該會將於下月9日進行討論。

化驗費175元 醫生收1400元

醫學會會董及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指,部份醫生在診所內配置儀器,可進行紅血球、腎功能、肝功能及胰功能等簡單測試,較複雜的測試則會轉介化驗所進行,一般會向病人解釋化驗原因及報價,病人同意後才作轉介。他指,部份化驗程序如抽血、取組織等需由醫生處理,故收取醫生費也屬合理,與其他行業無異。馮不反對詳列收費,但認為若要避免醫生收費過高,並應提供收費資訊,才能堵塞漏洞。
醫委會道德委員會成員兼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指,化驗費除了包括測試費用,也包含醫生的服務。他認同現時的收費透明度有改善空間,但需由道德委員會討論,最重要是向病人解釋清楚,「有啲出名嘅醫生係收得貴啲,咁病人可以揀。不過究竟點樣做?係咪寫晒落張單度?都要盡快開會討論。」
醫委會去年審理一宗皮膚科專科醫生收取病人過高化驗費的投訴,醫生最終被判專業失德,予以譴責並刊憲。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上周二發信予全港西醫,信中引述該宗案件,指該名醫生向一名病人收取4,180元化驗費及980元診金,其中一項化驗費用為175元,但醫生收費高達1,400元。她在信中要求醫生明確分開醫生費及化驗費,並向病人解釋收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