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華嫂本名不叫阿鶯。
平素大家慣叫鶯姐,此鶯其實非彼奀。出世時奀細,自小被慣叫阿奀;好彩長大後一點不奀。她父親和記在我們家鄉開茶室賣奶茶咖啡西點少說也有五十年;本村生,本村大,嫁給同村兄弟華哥,成為如假包換的同鄉,熟人又叫華嫂。
問我自立門戶?將過世父親留下的寶號「和記」留給細佬如何?打開門各師各法齊齊做生意,當然好!在她照顧下,他父親那杯絲襪奶茶手藝得以留傳,不少慕名客多年遠道而來尋入後巷找她家的隱世小店;不少向隅呢,他們夫婦愛戶外活動,星期天留給自己回歸大自然跟行山發燒友們浪跡山林。還影響了做西廚的次子成為賽單車好手,我的半個單車師傅。
改個咩名?既然自立,叫「鶯姐」……
夫妻同心,當然老公行頭……就叫「華嫂」,有阿華又有阿嫂,坊間茶室店子名字改得愈土愈好,直接易記,好吃好喝一次難忘,鄉土的國際的。店子更在遊客勁多屏山文物徑沿線上,靠近我家祖堂「覲廷書室」,隔對面是著名的六百萬具中式庭院特色坑尾村公廁,無論如何位置是一流一絕好;相信一段日子他們不易抽身行山去了。
除了奶茶,鴛鴦、咖啡冲得極好,當西廚的志良常與母親研究;蛋沙律三文治烘底,蛋牛豬仔包,在下要求的流黃菠蘿蛋……已成人客提早打電話預訂以免向隅的點心;妙手芫荽魚肉米線當然人試人愛。
阿奀本來十五十六,見那麼多在準備期間關心問候出手相助的遠近朋友,知道五十年歷史另加她的努力與親和力,5月2號開張那天赴會者超眾;肯定你安心啦,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