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盃決賽下月在南非開鑼,但當地爆發裂谷熱疾病,患者透過接觸動物血液或器官,或被染病的蚊叮感染,病情與流感相似,嚴重者會出血及腦膜炎,在當地已造成15人死亡。世界衞生組織呼籲前往南非的旅客要做好防蚊措施。
醫學界提醒到南非睇波的市民,可穿長袖衣褲及使用驅蚊劑。
裂谷熱(RiftValleyfever)在南非五個省分爆發,包括北開普敦、西開普敦及東開普敦省、自由省及西北省,至今有172人感染,當中15人死亡。世衞日前發出呼籲,指有一名德國女子前往南非三周後,出現類似流感病徵,其後證實染病。
本港衞生署指出,世衞現時並沒有建議旅客不要往來南非,但提醒旅客前往當地應避免接觸動物組織或血液,並使用防蚊帳、驅蚊劑。
經由帶病毒伊蚊傳播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裂谷熱一向是動物傳染的疾病,患者因接觸染病動物的血液或組織而染上沙蠅病毒屬(Phlebovirus),或經由帶有病毒的伊蚊及庫蚊叮咬後中招。
裂谷熱在東非活躍,南非在今年2、3月起開始出現爆發。感染後病徵與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及關節痛,部份會併發腦膜炎及出血熱。
衞生署發言人補充指,此病整體死亡率少於1%,但如併發出血熱的死亡率高達50%。現時並無疫苗預防,也無特定治療,只有針對病徵作出支持性治療。黃世賢建議,市民如到南非應使用含15%以上避蚊胺的驅蚊用品,或穿上長袖衣褲。
衞生署發言人指,該署會留意疫情進展,把有關南非爆發裂谷熱的資訊上載該署旅遊健康服務網頁 http://www.travelhealth.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