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石化集團及中石油集團日前被指低價出口成品油,前者立即澄清,指成品油出口與供應國內市場的效益存在差異,不能簡單將出口價與零售價比較;惟兩大油企均要求將成品油適度提價,以阻遏成品油市場下跌的勢頭。
澄清非低價出口
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家祥稱,中國海關公佈的成品油平均出口價不含稅項,故應剔除相關稅項後再作比較,加上近日國際油價反覆向上,故不能以3月出口價與目前國內成品油價相比。
儘管中石化集團否認有關指控,但面對國內汽柴油批發價升幅追不上國際油價上漲速度,兩油企已要求各省市分行適度提價。業內研究人士稱,成品油批發價嚴重偏低,導致國內資源外流,預計隨着各行業對成品油需求增長,成品油價會逐步提高。截至本周一,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已達5.67%,分析員認為,發改委可能繼續上調成品油的最高零售限價,同時為兩油企提價提供足夠空間,預計每噸漲幅不多於30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