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1398),將於今明兩天在北京邀請競投擔任該行融資計劃包銷商的投資銀行,展開甄選推介;消息稱,鑑於大股東中央匯金的考慮有變,工行或可能修改原來擬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及H股配售方案,轉為A+H股供股集資,供股比率約每10股供不少於1.5股。 記者:劉美儀
投行在推介會上,會同時列出包括供股及配售等集資方案,最終視乎匯金意向決定;融資詳情將於本月18日的股東會上議決。
最終集資額料不足千億
工行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未聽聞修改融資方案一事。據悉,工行今明兩天展開投行「選秀」,若透過A+H股供股集資,料最終集資額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估計,工行會挑選約4、5間投行,擔任H股全球協調人兼包銷入賬行,工銀國際、中銀國際、建銀國際及工行策略性股東高盛等,獲委任的機會被看高一線;工行亦會選出另外數間中資投行負責A股包銷工作。
早於3月底的董事會會議上,工行已議決通過發行不多於250億元A股換股債,以及不超過H股已發行股本20%的新股集資。
中行變A+H供股機會微
對於市場同時傳聞,中行(3988)亦醞釀將原來的A股換股債及H股配售方案,改為A+H股供股,投行界消息稱,有關改動機會微,因中行融資方案已於3月19日召開的臨時股東會通過,再推翻股東議決的可能性較低。
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消息說,隨着建行(939)A+H股供股方案出台,工行及中行可能修訂原先落實的融資方案,改為參照建行及交行(3328)的A+H股供股模式。《第一財經日報》指,建行融資擬於今年最後4個月內進行。
消息人士對本報說,鑑於內銀股股價不斷下滑,加上匯金獲得財政支持,本身亦不希望股權因配售行動而被攤薄,故改變對供股方案意向,引發國有銀行轉向A+H供股的方案。
大福證券高級分析員李健雄說,若工行真的改變集資方案,相信大股東匯金的意向是主要關鍵,以目前市況計,供股價較平均市價折讓比率,最少介乎兩至三成才算吸引。
另《中國證券報》報道,光大銀行已確定先A後H股形式上市,並落實由中金、申銀萬國及中投證券等3間投行擔任A股上市主承銷商兼保薦人,上市時間可能在農行之前。
內地銀行集資概要
工行(1398) 集資概要:傳由發A股換股債及配售H股,改為A+H股供股,料籌不多於1000億元
中行(3988) 集資概要:發A股換股債及配售H股,籌約810億元
建行(939) 集資概要:A+H股供股,籌不超過750億元
招行(3968) 集資概要:A+H股供股,籌220億元
交行(3328) 集資概要:A+H股供股,籌不超過420億元
註︰單位為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