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教師風化案不絕引起社會關注,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過去兩年收到40宗涉及教育工作者專業操守失當的投訴,卻沒有一宗成立。議會解釋,多宗投訴不符合正常程序,如涉及大學投訴或匿名投訴等,因此不會作出跟進。有教育界人士質疑議會尺度過於寬鬆,「結果無人搵你幫手,寧願搵媒體調查算數。」
「尺度係咪過寬」
議會昨日公佈過去兩年的工作報告,共收到40宗操守投訴,當中26宗涉及教師、9宗涉及校長及1宗涉及校董,餘下4宗為其他學校人士。教師投訴中,有22宗與行為不當有關,包括騷擾、說話失實、損害同事聲譽及作出不雅動作等;風化個案同樣歸入此類別,但議會未有透露有多少個案。
議會按照既定程序處理後,22宗仍未結案,有待下一屆委員會跟進,餘下18宗則不受理,其中8宗為匿名投訴、1宗涉及大學管理。議會稱,曾了解各投訴原委,發現大部份投訴均不符合正常程序。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議會無法定權力懲處違反操守的教師,成為「冇牙老虎」的問題,積存已久難以解決,但議會本身亦有改善之處,「個尺度係咪過於寬鬆呢?由自己人(教師)去查番自己人,外界會唔會質疑你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