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星期四,五月六號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后誕,從前年少不太重視,相比當今香港一應中國傳統節日,唯它最有聲有色。縱使一年之始的春節也變得商業化,政府撐腰,財團燒煙花(煙花!煙花!莫學國內說煙火),花市撈一筆,市民睡覺吃喝外遊情況下已漸變冷清。中秋應景月餅從前年留在冰箱至去年,仍舊將去年新的換到同一位置霸佔空間,至今年八月十五又再重複扔棄浪費。月餅,就是至愛雙黃白蓮蓉,每年吃不過兩個,餘者皆浪費,乃念棄之可惜不斷囤積。
民間發起的元朗天后誕大巡遊算是香港現存最具特色的「回到舊時」,就是得到旅發局及媒體大力推廣的長洲搶包山也難較量其氣勢。
作為伏波神原籍福建莆田的天后,受到南中國沿海地區靠水吃水各業尊崇。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至今海峽兩岸供奉天后(媽祖)的廟宇極眾,雖非公眾假期,無損各地人民隆重慶祝。屬河海交界低窪地區靠魚米為生頗眾的千年農商交滙元朗,實是深圳河兩岸世代中心,記錄顯示自公元十七世紀便舉行天后誕慶典以祈風調雨順保黎民,各鄉或同鄉會商會會派出遊行數十人操行的長龍,南北醒獅、麒麟……難計其數;飄色、潮州、鶴佬等等特色歌舞甚壯觀,是我們童年最重要的節目之一。那時年少不曉珍惜,猶幸今天元朗天后誕會景巡遊不單未沒落,更以反超前姿態愈演愈勇一年比一年興盛。去年在本欄提過,後來收到不少讀者電郵寄來巡遊中拍得的精采照片有之,感謝筆者提醒他們有之,當中不少慨嘆:「旅發局忽視,媒體對長洲包山更關注,如非閣下文章提醒,都失覺了本地少有的傳統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