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內地網民以「言論自由」紀念五四 - 李怡

蘋論:內地網民以「言論自由」紀念五四 - 李怡

昨天是五四運動91周年。金紫荊廣場有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和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兩兄弟參加的升旗儀式,顯示愛國必須愛黨的愛國主義,不僅主導中國大陸,也主導香港政壇的意識形態矣。至於五四運動所提倡的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德先生今天固然成為中國官方媒體與網頁的禁忌,賽先生的求真精神也在中國政治與社會的假道風行之下,連災難的死亡數字這種求真求實的探討,也成禁忌。
與官方閹割五四的意識形態背道而馳,昨天一早,中國大陸的網民就在各自網站發放帶有「言論自由」字樣的信息。很多用戶都把自己的即時通訊工具個人狀態修改為「言論自由」,並用不同方式表達內心對「言論自由」的渴望。這個快閃行動起源於「北京老張」的網友,他向一些知名的推特(Twitter)用戶倡議:「5月4日,豆瓣,百度貼吧,WOW(魔獸世界),天涯,網易評論,校內網,人人網,只寫四個字:言論自由。」隨即引來大量的網友響應。昨天在谷歌搜索中輸入「言論自由」查詢的,幾乎每一秒鐘就有一個新內容產生。其中一個網友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我覺得是大家內心的一個心聲吧,是長期以來這種壓抑下的反應」。
在中國最大的QQ通訊網絡上,很多用戶把個人狀態改為「言論自由」,但發現被刪去「自由」只剩「言論」二字。有的用戶在QQ輸入「言論自由」卻自動斷線。顯然,在中宣部發功之下,騰訊QQ也配合審查。這也證明中共當局的敏感字眼是連「言論自由」也容不下了。
大陸網友在五四運動91周年發動「言論自由」的訴求,雖大部份只有這四個字而沒有具體內容,但受到如此廣泛的響應以及挑動當局的神經,說明在達致民主、科學的道路上,言論自由是必經階段也是不能迴避的手段。政治、社會固然因沒有獨立媒體揭發而假風越吹越烈,科學的求真精神不見了蹤影;而沒有言論自由,也必然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只有胡錦濤說「全國人民選我出來」這種集中指導下「民主」少了一點的「民王」。
五四運動91周年昨天,香港採訪世博的亞視攝影記者,在中國館外拍攝人流,被一名義工阻止推擁,大力拍打致損毀攝影機。這是世博自杯葛《蘋果日報》採訪後,又一宗干預香港新聞採訪的事端。
目前,在中國主權之下,也只有「一國兩制」的香港,尚有法律保障之下的「言論自由」。但許多媒體並不意識到作為社會公器的價值與意義,他們往往把手上的媒體視為個人私器,或為了經濟利益,或為了政治利益而作自我審查,甚至將篇幅和時段出賣給政治勢力。
作為社會公器,媒體只有一個老闆,這老闆就是它的受眾─讀者、聽眾、觀眾。媒體不可以有兩個老闆,廣告客戶不是它的老闆,政治勢力不是它的老闆。任何媒體若有了兩個或以上老闆,就會賠上它的聲譽。
在五四周年紀念日,尤其是在內地廣大網民發起以「言論自由」紀念五四的時刻,香港媒體若不珍惜我們享有的「言論自由」,不僅愧對自己的職責,也愧對香港百多年來支持中國民主革命和追求民主科學目標的歷史。
筆者願用美國開國元勛傑佛遜總統的一句話,來勉勵內地與香港追求及堅持言論自由的民眾:如果要我在要政府、不要報紙與要報紙不要政府之間作選擇,我毫不猶豫會選擇後者。─未有言論自由的,正拚力爭取;已有的,切不可鬆手。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