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溢利、收入季度新高商業銀行增長勁 邊際利潤仍受壓

渣打溢利、收入季度新高
商業銀行增長勁 邊際利潤仍受壓

【本報訊】連續7年創出盈利新高的渣打集團(2888),昨公佈首季中期管理層報告,受惠於商業銀行繼續表現強勁,加上中小企及財富管理收入均呈增長,零售銀行業務亦見改善,儘管面對邊際利潤壓縮及競爭加劇,集團首季經營溢利及收入仍錄得季度新高。
記者:劉美儀

摩根士丹利發表戰略意見「唱好」渣打,預期未來30日內,渣打股價有超過八成機會或「極高可能」上升。報告認為,渣打收入料由商業銀行收益增長帶動,資產質素良好令信貸成本下跌,特別是中東及印度零售銀行業務,撥備支出下降尤為顯著;大摩繼續給予渣打「與大市同步」的投資評級。

摩笛唱好 30日內股價升

事實上,渣打股價過去一年表現標青,累升66%。昨在港亦能逆市上升,收報211元,升0.57%;惟外圍股市昨晚淪陷,渣打倫敦股價亦難逃一跌,折算報204港元。
渣打公告指出,「集團今年有一個非常強勁的開始,溢利及收入均錄得季度新高。」個人銀行收入增長動力持續,較去年首季獲得雙位數增長,並超越了去年下半年的平均進賬水平。
期內按揭業務量增長良好,但因競爭劇烈,增幅受息差收窄的因素所抵銷,資金繼續流入往來及儲蓄賬戶,惟受低息環境影響,負債邊際利潤仍然受壓。
集團的中小企收入受貿易及營運資金帶動而錄得強勁增長,包括本港、新加坡及印度等多個地區的財富管理收入均見上升。

首季成本增長快過收入

一向是集團增長引擎的商業銀行業務,今年亦有強勁開始,首季度客戶收入創新高,按年增幅逾20%,佔商業銀行業務總收入達八成以上。商業銀行業務中的貿易融資、現金、支付及外滙對冲等核心業務均表現良好,但鑑於員工數目增加,今年首季成本增長如預期般,超過了收入增長。
以新興市場為業務軸心的渣打,成為金融海嘯中少數仍錄得盈利增長的銀行,去年度集團股本回報率為14.3%,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達15.6%;公告指集團維持資本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