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指數稍回 擴張勢頭仍勁通脹升溫內地快加息

製造業指數稍回 擴張勢頭仍勁
通脹升溫內地快加息

【本報訊】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續升溫及國際商品價格上升帶來輸入性通脹,令中國腹背受敵。4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回落至55.4,為6個月來最低,與上周官方公佈的數據回升之勢相反,但共通點是擴張仍明顯,產品成本與出廠價升,通脹風險加劇。 記者:尹燕麗

無論是早前公佈的官方PMI數據,還是滙豐PMI分類指數,均顯示價格上漲勢頭強烈,今年中央首要任務已從保增長轉為控制通脹風險。

德銀估下月可能加息

滙豐中國PMI指數中,出廠價格指數及投入品價格指數更是升至3個月來高位。統計局公佈的3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飆升至5.9%,CPI為2.4%,距離國務院制訂的全年3%的目標僅差0.6個百分點。德銀首席經濟師馬駿指出,CPI是滯後指標,低估真實的消費價格,故通脹應聚焦PPI等先行指標。他認為,4月份PPI將進一步升至8%,年中高見11%,而4月CPI預計為2.8%。馬駿認為,中國通脹壓力不斷增加,為解決負利率,下月可能加息。
中國4月份官方PMI為55.7,購進價格指數由3月65.1急升至72.6,為08年下半年以來最高;滙豐中國PMI數據顯示,銅、棉花、油等原材料的上漲,令中國製造業投入品價格連續10個月保持上漲,漲幅為3個月最勁;廠商因此明顯提高了產品出廠價格,提價幅度為3個月以來最大。

中央料減少固定投資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指出,為控制原材料價格上漲及抑制過熱經濟,中央將進一步緊縮財政政策,減少固定投資,從而控制全年CPI在3.2%水平。他預測,4月份CPI升越2.5%,人民銀行未來數月將會加息,全年會加兩次,還將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00至150個點子。
高盛中國經濟分析師喬虹預期,4月份CPI在3%以下,當CPI連續兩次升越3%後,人行就會加息,不排除本季會首次加息。
滙豐中國PMI分類指數中,4月中國製造業產出及新業務量連續13個月保持增長,產出增速回落至去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新定單也較3月回落。屈宏斌表示,4月份PMI數據顯示製造業活動的擴張正小幅放緩,意味政府緊縮政策正開始給過熱的經濟降溫,有助於抑制未來數季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