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兩個星期就是五區補選變相公投的日子。在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全力打壓杯葛下,今次選戰比以往的選戰難打,今次公投要達到預期的政治效果變得越來越困難。向來低估人民力量、群眾力量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更已在上星期批死今次變相公投將會徹底失敗,徒勞無功。
劉兆佳在○三年七一大遊行前曾預計頂多只有幾萬人上街示威,結果居然有超過五十萬人上街,他個人固然大跌眼鏡,前任特首董建華及特區政府也因錯估形勢而陣腳大亂。今次在特區政府、中央政府不斷出招杯葛打壓下,要重演○三年的盛況及人氣的確不容易。但是市民支持民主、支持真普選的決心並沒有絲毫動搖,並沒有半分改變,不同的泛民主派政團、團體、議員都應該盡力消除市民對公投的困惑與疑慮,促使他們踴躍投票,令中央政府、特區政府不能不正視市民的訴求。
毫無疑問,不同的泛民主派政團及議員當初對補選公投有不同意見,部份政黨如民主黨甚至因此與主催公投的社民連有過激烈爭辯,最終他們選擇不參與公投行動。也因為泛民主派政團在公投問題上有不同取態,令支持民主、爭取普選的市民有點無所適從,對參與補選公投有遲疑,有保留。然而正如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先生所言,搞公投及爭取對話的政團並沒有原則性的分歧,也不是對民主理念有不同理解,只是爭取的策略與手法有異而已。既然雙方沒有根本性分歧,雙方好應該互相幫助,通力合作;讓支持民主的市民明白搞公投也是推進民主政制的重要策略,讓支持民主的市民了解對話溝通不是投降或腳軟。只要雙方能消除意氣,衷誠合作,不再互扯後腿,支持民主的市民便不會對公投猶猶豫豫,便可以放心投入選戰,盡力提高公投的投票率。
應該看到,高投票率,市民踴躍投票不但關乎公投的成敗,更關乎民主發展的成敗。香港爭取民主的最大本錢是民意,香港市民推動政制向前走的最重要籌碼是民氣。○三年能成功擱置二十三條立法,保住市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關鍵是七月一日的五十萬人大遊行。能令施政失誤多多的董特首提早下台,關鍵同樣是七一大遊行。只有市民積極表態,踴躍表達訴求,北京政府及特區政府才會重視,北京政府及特區政府才會作積極回應。若果市民在今次的補選公投踴躍投票,若果有百萬人站出來向功能組別說不,北京政府及特區政府即使想保留這種小圈子選舉也不可能,也會有極大顧忌。假如公投投票率偏低,表態的市民不多,建制派及特區政府便會振振有辭的說社會對取消功能組別沒有共識,沒有基礎,讓這些特權分子無限期留下來。這對推進民主發展不是有害無益嗎?
此外,在補選公投中投票比任何民調、任何意見調查更實在,更能反映市民的意願及想法。當選民決定走進投票站,用印章在選票上蓋印時,他真正支持甚麼理念,他真正支持怎樣的候選人是最清楚不過的,是最不含糊的。若果泛民主派團體能動員盡量多的市民在五月十六日投票,能促使大量市民用手上的選票表態;有關的選舉結果將可以成為市民支持真普選的最明確指標,有關的選舉結果將可以成為推動政制向前發展最有力的證據,不容特區政府及建制派否定。假若投票選民不多,公投的效果固然被削弱,力主溝通談判的政團也將因為民意支持不足而難以向當權者施壓,難以討價還價。為免公投運動功虧一簣,為免推進雙普選的運動受挫,不同的泛民主派團體、議員都應當放下爭論,全力為補選公投護航!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