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爸爸、媽媽、家姐、姐夫,我係玉蘭,希望你哋聽到我嘅聲音,今年母親節可以一家團聚!」76歲的郭玉蘭婆婆,有個長達68年的尋親夢。1942年日本佔領香港,媽媽為讓8歲的玉蘭保命將她送人作養女,卻被人口販子賣到內地。她出走、逃亡,最後在內地結婚生活。今日已為人祖母的郭婆婆,透過紅十字會協助,希望尋回親人,圓一個尋親夢。
記者:周志鴻 黃偉民 關英傑
郭婆婆說父母郭根及羅容若未去世已103歲,兩名姊姊郭彩及郭牛亦屆87及85歲高齡。家人的容貌,郭婆婆最記得「爸爸唔算高,面長長,媽媽就似我,一樣咁矮。」忘不了的卻是母親那一句:「玉蘭,人求生不求死,將你送畀人。有得食就唔會餓死!」
時間回到1942年,香港正陷入日治黑暗歲月。郭婆婆與兩姊,兩弟及父母居於砵蘭街222號一幢三層高唐樓的二樓。當船員的郭爸爸戰亂下失業,四弟病歿,一家斷糧,在白布街諸聖小學讀書的她被迫退學。
8歲被販子賣往內地
人口販子找到郭媽媽,說要把8歲玉蘭收為女兒,郭媽媽中計把玉蘭送她,又把第五子分送別人。婦人卻把玉蘭賣到廣東河源一家客棧,客棧東主嫌她不懂耕田,再賣給連平縣一戶大地主當妹仔。「好似賣豬仔咁賣!」郭婆婆說,她試過反抗,卻險遭活埋懲罰。忍辱8年,16歲時她跟兩名妹仔逃出生天後獲解放軍收留。1950年,她因無證件不敢南下回港,只好返回惠陽。她寫家書回故居,但父母又遷出。4年後,郭婆婆在潮州結婚,誕下五女一子,現有十多孫兒。
兒孫滿堂,郭婆婆卻不忘慈親。80年代,居港友人替她在報章登尋親啟示,卻無音訊。九七年她隨旅行團回港,因行程緊迫無法離團尋親。去年,女兒寫信向本港的紅十字會尋人組求助。上周四,郭婆婆與兩名女兒及男孫抵港,在尋人組義工陪同下去到砵蘭街舊居及諸聖小學尋親。看着舊居重建成繁華商廈,郭婆婆既興奮又擔心:「我好有決心(尋親),我唔放棄o架!」深信有心人協助下,奇蹟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