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內頭號人物胡錦濤,與排名第三的總理溫家寶的關係,近期有點撲朔迷離,再不像上台初期那樣的合作無間,甚至令人懷疑,「胡溫體制」是否已經名存實亡。
四月十五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二十一周年,溫家寶突然在《人民日報》撰文,追憶他當年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及主任的兩年間,追隨胡耀邦的種種逸事,當中提到八六年初他隨胡耀邦到貴州及廣西考察半個月的情況。
當時,胡錦濤從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剛「下放」到貴州「鍍金」不久,這也是共青團「祖師爺」胡耀邦對他的刻意栽培。胡耀邦到西南地區視察,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替這位「團派」接班人打氣。
但溫家寶文章三千餘字,隻字未提當時的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而胡耀邦還指示溫家寶,晚上要避開接待他們的地方幹部,微服私訪基層百姓,以摸清老百姓真實生活及想法。胡耀邦當時如何評價胡錦濤的工作呢?二胡的互動如何?這些都沒出現在溫的文章。
當然,在未得到胡錦濤同意,擅自將他與胡耀邦的關係寫進去,似乎欠妥。但如果胡溫關係密切,溝通緊密,溫的文章斷不會不提一直陪着胡耀邦視察、受到「老胡」賞識的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
此外,今次青海玉樹大地震,胡溫也不像過去那樣緊密合作,相反,兩個人分別領導的兩大系統,國務院及軍方,出現各自為政去救災的情況。還記得○八年汶川大地震,胡錦濤和溫家寶在四川機場相擁的鏡頭嗎?當時,溫準備返回北京,災區則由剛下飛機的胡錦濤接管,兩人在機場相擁,似是交接工作、密切合作的象徵。
相反,玉樹大地震初期,只得溫家寶權限之內可以調動的公安、特警及武警,進入災區,胡錦濤領導的軍方則在災後幾天才到達。胡、溫雖然都有去到玉樹視察,但再不像上次汶川大地震時,在機場握手擁抱的場面。
甚麼原因導致兩人的關係生變?兩人在某些政策上看法有分歧,還是在人事安排上有爭拗。現在政治局九常委都開始為兩年後的中共十八大人事安排,進行部署,由於江澤民勢力仍盛,其人馬已佔去大量空缺,以致各派爭奪更激烈,是否因而增加胡溫的磨擦呢?總之,胡溫關係值得繼續關注。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