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多車多,加上汽車排放大量廢氣,走在街上不好受。雖然政府有停車熄匙立法趨勢,但是否能解決空氣污染問題還未確定。為避免逗留室外,很多人寧願留在有冷氣的室內,但奉勸各位上班族,若在公司留超過8小時,經常頭暈又口乾,醫生話你可能已患上辦公室症候群。
記者:郭佩韻
攝影:楊錦文
Model:Leanne@Puremodels
鳴謝:PRO-DIVE美國潛水(28904889)
汽車 熄匙車廂40℃
停車熄匙仍未立法,但已引起大批士司機的迴響,認為政策有礙工作,若熄匙太久,車廂溫度高,夏天實在難以忍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解釋,「夏天平均溫度攝氏28至29度,車廂溫度在猛烈太陽下,會升至攝氏40度以上;但熄匙後再開車,由於引擎未開動,開車需用較多汽油啟動,燃燒出來的廢氣反而增多;加上時開時熄,汽車摩打更快壞,有可能一年檢查一次,甚至需要更換。」不過,並非一面倒覺得成效不大,盧認為有減低路面溫度成效。「香港高樓大廈多,導致屏風效應,廢氣積聚未能擴散,多車情況下,氣溫更為上升,所以停車熄匙,有助緩和路面溫度。」
大船 排廢量汽車25倍
停車熄匙便可以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當然不,相比起工廠釋出的廢氣,只是小巫見大巫,雖然沒有人真正的量過,但兩者比較下,以發電廠為例,最有可能釋出的如氮氣等,污染性統統高於一輛車,盧教授認為,「工廠釋出的廢氣,份量多而複雜,又噴黑煙,且未有真正管理;但車輛則有定期檢查排廢量,不合格者便不能行駛於道路上,所以較工廠好。交通工具中,船隻釋出的廢氣亦多於車輛,只是每日行駛的數量少,重型船隻耗油量約1,000公升,大型貨車僅30公升,排廢量起碼是車輛的25倍。」
渾濁空氣 敏感症易發作
空氣差,直接影響呼吸道健康,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利知行表示,「路上人多車多,空氣不流通,廢氣如二氧化碳屬刺激性氣體,容易令氣管敏感,影響兒童肺功能。又如早前的沙塵暴,空氣中的微粒有礙呼吸氧氣,長期影響下敏感症易發作,引起眼睛敏感、咳嗽、呼吸不暢、鼻喉不適,令哮喘、心臟等病發作。另外,空氣差不流通,令流感感染上升,曾有調查,以住近馬路50公尺及100公尺的人作比較,住得遠的人因病的死亡率較低,因此空氣質素好壞,絕不能掉以輕心。」
冷氣房 長留會頭暈
室外空氣差,逗留於有冷氣的室內最安全?利醫生指,「逗留室內未必是個最好的地方,空氣流通是關鍵,冷氣的隔塵網有沒有清洗好?否則只會令病菌循環積聚。」開大冷氣可令空氣好點?當然不是,「冷氣房溫度約在攝氏24至25.5度為適中,開得太大冷氣,二氧化碳濃度更高,好易令人頭暈、口乾煩躁、發脾氣、抵抗力差等,凡此種種稱之為辦公室症候群,不算是一個病,休息一下,或是遠離工作一陣子,便能回復精神。」利醫生還提醒,「巴西曾有研究指,2,000人長期在冷氣地方工作,比較500人在戶外工作,前者患咳嗽、鼻炎等病高2至3倍。長時間在室內工作,若空氣不夠流通,加上工作心理壓力,便易患上辦公室症候群。所以上班族更加要爭取食午餐時間,到外邊走一走,最好到公園或有樹木、花草的地方散步15分鐘,既能減壓,亦可輕鬆一下。」
東平洲 清新之地
若實行停車熄匙法例,當真可享有清新空氣?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話,即便實行了,都只是教育意義多於改善空氣質素,「空氣污染,路面人多車多,除了停車熄匙,對於空氣質素的指標,應該要求符合世衞對發達國家的標準。是次立法,有效令駕駛者知道要對空氣污染負責,但對改善空氣質素成效不高,若是立法了,希望執法時不會造成多方爭執。」就這樣下去,是否難有新鮮空氣?「現時香港空氣好了少少,在新界東邊,尤以西貢、東平洲,空氣較好,不妨於假日去透透氣。」
港府評分30 搬往馬恩島
早前香港大學社會醫學系講座教授賀達理(AnthonyJHedley),專門在香港研究空氣污染,可惜也對香港空氣質素失望,打算退休搬到位於英格蘭和愛爾蘭之間、無污染的馬恩島居住。他研究多年改善空氣污染問題,卻認為港府無誠意着力改善空氣質素,因為多年來不見成效。而他雖戰勝了癌症病魔,但不斷受呼吸道疾病纏擾,最後決定離開香港,更認為若不着手改善空氣,便會影響兒童健康,還狠批政府於改變空氣質素一項上,100分中只得30分。
司機唔撐停車熄匙
鄭先生:「當然不支持,夏天架車溫度高,無客會幫襯。」
胡先生:「夏天熱,冬天又易死火,百害而無一利。」
冼先生:「空氣不好不能全懶車輛,想環保可建議人少買私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