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只懂派錢 社會矛盾越積越深 - 盧峯

蘋論:只懂派錢 社會矛盾越積越深 - 盧峯

不管是上任澳門特首何厚鏵或現任澳門特首崔世安大概都以為派點錢,派點糖就可以消解民怨,解決社會矛盾,令市民安居樂業,上星期六澳門五一大遊行展示的強大民憤及由此產生的激烈官民衝突狠狠的戳破了這個迷思,讓澳門市民以及全世界清楚看到,每年定期派錢,每年向市民派一點好處不可能解決社會矛盾特別是深層次矛盾,不可能讓市民安居樂業。因為澳門市民跟其他地方的人民一樣,要求的是尊嚴及公平,不是施捨;因為單單用錢是買不到人心,也買不到安定的!
過去幾年來,由於賭業興旺,澳門政府收入大幅增加,不管是何厚鏵或新上任的崔世安都毫不猶豫的把部份盈餘以折現的方式派給澳門市民。以今年為例,崔世安宣佈每名澳門居民可以得到六千元的特惠補貼,部份人得到的金額更多。只可惜,這些一次性的補貼對改善一般工人特別是跟賭業無關工人的生活幫助不大,更無助於讓他們得到穩定的工作及前景。有三行工人投訴,從農曆年到現在只開過三日工;有建築業工人更表示,參與示威是因為「冇飯開」,要靠微薄的積蓄過活。試想想,當開工嚴重不足,當飯碗被黑市勞工搶走時,每年像施捨般派幾千元予工人有甚麼用呢?工人怎能不走上街頭發出怒吼呢?
事實上澳門工人走上街頭抗議黑工、抗議官商勾結不是今年或去年才有的事,而是一年又一年的訴求。○七年大批澳門工人在五一上街抗議,令澳門警隊手忙腳亂,有警員因此而胡亂拔槍示警,傷及無辜。當時工人的要求同樣是打擊黑工,保障就業。可是,這許多年來澳門特區政府一直對打擊黑工放軟手腳,只做一點門面工夫;實際上則任由工程承建商或其他企業用自己的渠道或方法輸入及僱用黑工,令澳門工人飯碗不保,令澳門工人分享不到經濟興旺的好處,反而吃盡物價飛升的苦頭。
更讓工人意難平的是澳門從議會到傳媒到社會團體都跟政府及中央駐澳機構有密切關係,都着力要營造社會一片和諧的景象,都盡可能維持「河蟹」的表象。他們對不同意見,對社會矛盾要不是避而不談就是顧左右而言他,並指摘抗議的工人有心搞事,危害社會安寧。這種建制派大合奏令工人的聲音及訴求無法在傳媒得到反映,無法在議會得到重視;甚至可以說,反對黑工的呼聲就像掉進黑洞那樣,社會上連迴響也沒有。為了打破這樣的黑洞,為了打破虛假的「河蟹」局面,工人只好走上街頭,直接向當權者發出怒吼。
工人禁不住發出怒吼不等於他們要損害社會的秩序。他們也沒有打算令澳門街變成胡椒噴霧、水炮橫飛的地方。問題是澳門特區政府及治安當局絲毫沒有吸取幾年前的教訓,絲毫沒有考慮如何有秩序的讓工人抒發憤怒;只是一味圍堵、阻攔遊行隊伍,並在沒有談判、沒有甚麼警告下就使用過份武力如胡椒噴霧及水炮攻擊示威者,令多人受傷,令場面混亂失控。
貧富懸殊,飯碗朝不保夕,黑工猖獗都不是派錢可以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再加上異議受壓制,再加上只懂火上加油的執法隊伍,未來澳門街還有可能再次出現上周六的亂局,還有可能再出現水炮、胡椒噴霧亂飛的情況!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