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青少年沉迷上網及打機,加上近年智能手機普及,導致肩頸痛問題年輕化。一項調查發現港人患上肩頸痛的比率有上升趨勢,當中不乏20多歲的「後生仔」,更有少女13歲已患上慢性肩頸痛;有醫生指,不少年輕人有頸骨退化情況,長時間用錯誤姿勢打電腦及玩手機是元凶之一。
記者:林潔華
關注痛症大聯盟委託香港大學在去年12月至1月期間進行調查,訪問1,002名市民,97%人表示在過去12個月曾受痛症困擾,當中55%人受骨骼肌肉疼痛困擾,平均每名受訪者有三個「痛位」,數字較99年同類調查的平均兩個痛位增加。過去10年市民的常見痛症也有變化,99年首三位為頭痛、關節痛及其他肌肉痛,今次調查則是腰背痛、頭痛及關節痛;排第四位的肩頸痛更是近年增幅較高的痛症。
港人痛症增加估計與體力勞損、工作壓力、姿勢問題及常用電腦有關,調查又顯示15%人被痛症困擾三個月以上,約22%人痛症影響工作要請病假,當中3.4%人甚至失去工作能力或要轉工。
大聯盟召集人李靜芬醫生表示,近年手機體積越來越細,很多時看電話螢幕或聽電話也要「縮肩」,此動作可引發肩頸痛;曾有年僅13歲的少女,每日用電腦逾三小時,又經常用手機上網,去年開始肩頸痛,更曾因頸椎問題引發的頭痛入院,接受治療後正逐漸康復,她警告青少年時期已出現肩頸痛,有機會引發「寒背」後遺症。
勿自行買止痛藥服食
大聯盟委員朱偉星醫生指,肩頸痛較十年前有年輕化趨勢,估計約四分之一的年輕人也受此痛症困擾,不少20多歲年輕文職人士已開始頸骨退化。
不少痛症患者也會延誤求診,很多時會先自行處理,例如自行購買止痛藥服食,大聯盟委員李家榮醫生指,痛症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兆,曾有患者長期受肩頸痛困擾,求診才發現痛楚是由癌症擴散引發。
52歲的許先生是股票經紀,經常使用電腦,一年前右肩隱隱作痛,曾試過很多止痛方法均無效,他表示痛症不但影響睡眠,連枕邊人也受影響,求診檢查後發現患上「五十肩」,接受治療後痛楚減輕。
港人七大常見痛症
痛症:腰背痛
受訪者比率:19.9%
痛症:頭痛
受訪者比率:18.3%
痛症:關節痛
受訪者比率:17.8%
痛症:頸肩痛
受訪者比率:16.7%
痛症:其他肌肉痛
受訪者比率:8.9%
痛症:胃痛
受訪者比率:5.4%
痛症:經痛
受訪者比率:3.7%
資料來源:關注痛症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