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進口價飆通脹升溫

內地進口價飆通脹升溫

【本報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中國4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5.7,較3月55.1高,並且連升兩個月,其中購進價格指數由3月65.1急升至72.6,為08年下半年以來最高,顯示企業生產成本大增,通脹壓力相應加大。

製造業指數連升兩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當前外貿出口及國內市場需求增長仍處於不穩定性,一定程度仍依靠政府支撐,而購進價格指數超過70值得關注,企業成本將明顯加大。張立群又稱,4月份PMI指數繼續走高主要是季節性因素,過往每年3、4月份均呈走高態勢,原因還需進一步分析。
公佈指,物價上升壓力來自四方面,首先,國務院日前強調要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嚴格執行高差別電價;深化水、電、燃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逐步實施城市污水、垃圾及醫療廢物等處理收費制度。在政策推進下,水、電、油、氣價格繼續看漲。
其次,異常氣候亦左右糧食價格,國際糧價今年將呈先穩後升走勢,對國內也會起一定的輸入性影響。
加上世界經濟走勢與國際貿易磨擦加劇,可能制約出口持續回升,另尚有其他影響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本季有加息機會

巴克萊資本指出,雖然中央有調控措施為房地產市場降溫,但有迹象顯示經濟過熱,通脹有上升壓力,本季有加息可能。
從11個分項指數來看,新定單指數、積壓定單指數、採購量指數上升較為明顯。生產新定單指數報59.3,20個行業中,煙草製品業、醫藥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4個行業均低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