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實在刺激,雖然全周恒指只跌135點,但在各交易天當中,恒指每日均以上升或下跌逾300點告終(只有周四跌170點),而周二起一連3天共失掉800點的場面,不少持貨或入市撈底的投資者之信心難免有所動搖。
標普將希臘、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債務信貸評級調低是上周曾經連日下挫的導火線,擔心歐豬五國的債務問題終要爆發,並將拖累其他國家經濟,但這個形勢暫不會一面倒發展,歐盟、德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料會加快商討解決希臘問題,令短期股市亦間中有陽光,不過,商討過程料仍崎嶇,港股走勢暫仍反覆。
與此同時,高盛被指詐騙投資者事件,可能涉及刑事調查,雖然對整體大市的影響並不如歐豬五國般直接,但金融股則夾雜兩方面的影響,因此,滙豐控股(005)仍將落後大市,由於歐洲經濟經此一役亦大傷元氣,以歐洲為主要市場的出口股,例如思捷環球(330)亦難有表現,撈底不宜過份進取。
反觀內銀股經過上周再作調整之後,借助首季理想業績而可望有反彈空間,加上中央滙金突然開腔,表明會積極支持及參與工商銀行(1398)、中國銀行(3988)及建設銀行(939)的融資計劃,並鼓勵派息比率由50%降至45%。
滙金表態支持供股
中央滙金的聲明其實亦為三大國有行供股計劃作總結,由於建設銀行在供股集資計劃上一直較曖昧,而上周亦正式公佈以10供0.7股的比例融資,令中央滙金也可正式表態,而作為最大股東亦以行動支持,掃除市場對內銀股集資的不明朗因素,不過,在3隻內銀股當中,工行仍面對高盛減持解禁股的陰影,若配以業績分析,筆者認為建行在成本控制及非利息收入增長方面較佳,股本回報率亦穩定,仍是三選其一的對象。
不過,內銀股面對內地信貸、調控樓市的不明朗因素仍未消除,走勢仍只能反覆向上。
若短期內銀股造好,可望抵銷滙控的失色表現,今周恒指料以20500至21500區域上落為主。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筆者持有滙控及建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