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搖籃 百子里活化斥四千萬元 重現香港革命歷史

辛亥革命搖籃 百子里活化
斥四千萬元 重現香港革命歷史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斥資4,000萬元,活化有辛亥革命搖籃之稱的中環百子里。市建局會將百子里劃分為三個主題區域,用寫有反清的「輔仁文社序」仿古特色亭架、現代電腦輕觸式屏幕,以及藝術和遊戲裝置,新舊交融方式展示百年前在港發生的段段革命歷史。
記者:馮永堅

如果說電影《歲月神偷》促使市建局原汁原味保留中環永利街,那麼講述清政府追殺孫中山的《十月圍城》,就是令市建局重現百子里歷史事迹的催化劑,革命組織輔仁文社的會址就設於百子里。今次活化計劃佔地約17,000平方呎,現是一個公園及一片大空地,四周被樓宇重重包圍,故公園使用率極低,不時有道友在此吸毒。
市建局為配合百子里附近的孫中山史蹟徑,及該局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項目,早前提出活化百子里計劃,將華人早年在港參與革命運動事迹重新展現市民眼前;計劃分三個主題區域,當中「革命歷史起源展示區」有一個寫有「輔仁文社序」的仿古特色亭架,亭內設電腦輕觸式屏幕,介紹在港華人與革命有關歷史。「歷史展覽迴廊」就主要介紹廣州起義及惠州起義等革命事迹。「革命歷史探知園」則以藝術及遊戲裝置介紹革命歷史。

楊衢雲堂姪:好過唔做

當年輔仁文社創辦人楊衢雲在百子里一號二樓成立會址,該址現已建了一幢六層高樓宇。楊衢雲堂姪楊興安昨表示,自小對堂伯父事迹所知不多,但長大後閱讀歷史書才對他有更深刻了解。楊興安認為市建局活化百子里是一件好事,「遲就遲啲,但好過乜嘢都唔做。」他又透露,10多年前曾去信政府及古物古蹟辦事處,希望在堂伯父墳墓旁建紀念碑,但當局未有回應。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希望首階段的「革命歷史探知園」能趕及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落成,以作紀念;整個活化計劃會在2012年完成。

市建局斥資4,000萬元活化百子里,重現香港革命運動事迹。
市建局提供模擬圖片

蘋果資訊
本港首個革命基地

由楊衢雲與謝纘泰等10多人在1892年成立的輔仁文社,原本是以「開通民智」、「盡心愛國」為宗旨,其後國父孫中山力邀楊等人加入革命運動,以壯大聲勢。輔仁文社其後與興中會合併,主張推翻滿清,因此輔仁文社可說是本港首個革命組織。
輔仁文社由楊衢雲擔任社長,於中環百子里一號二樓成立會社,最初宗旨是宣傳愛國訊息為主。輔仁文社成立不久,即1895年1月,孫中山來港時認識了該社成員,孫及楊一拍即合。其後輔仁文社與孫中山在檀香山設立的興中會合併,輔仁文社這名稱在合二為一後消失了,兩組織統稱為興中會,楊衢雲被選為會長。興中會改為討論中國發展及改革路向為主,主張推翻滿清及建立新政府。

輔仁文社創辦人楊衢雲的堂姪楊興安表示,活化百子里有助港人認識歷史。

中環百子里活化細節

地盤面積:17,000平方呎
活化內容:分3個主題區域
1.革命歷史起源展示區:一個寫有「輔仁文社序」亭架,重塑百子里當年隱蔽氣氛;亭內設電腦輕觸式屏幕,介紹1892至1903年間香港華人與革命歷史
2.歷史展覽迴廊:介紹1895至1903年間廣州起義、惠州起義及楊衢雲被刺等歷史
3.革命歷史探知園:以藝術及遊戲裝置介紹革命歷史
成本:4,000萬元
落成日期:首期明年,第二期2012年

資料來源:市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