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館「心燈」照亮兩岸前景

台灣館「心燈」照亮兩岸前景

台灣參與上海世博會,是40年後重返世博展台,體現了兩岸關係改善。其間雖一度被質疑名稱遭大陸貶低等風波,但台灣館這盞「心燈」最終在黃浦江畔點燃,獲大陸高度重視,亦象徵兩岸關係前景光明。
2009年5月22日,上海世博局發函邀請台北世貿中心代表台灣參加世博會。這是1970年台灣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世博會後,再度重返世博。40年來因中共打壓,台灣一直缺席世博,直到這次上海主辦、中共為顏面邀台參加為止。
為免爭議,大陸同意台灣館獨立於中國館之外,台則同意避免在展館出現任何「兩國」或「一中一台」的標識。但早前上海世博局在宣傳時,將台灣館列入「中國館區」,引起台方抗議,當局隨即刪除。
兩岸借世博在上海密集交流。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前日接見出席世博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台北市長郝龍斌昨抵上海參加開幕式。
台灣館與中國館有一隔之遙,「相對獨立」。整個場館的設計如一盞孔明燈,館內設720度全天域劇場,遊客可欣賞4D影片「自然城市」。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