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網絡:新浪微博借名人效應攻陷中港

科技網絡:新浪微博借名人效應攻陷中港

十年前,網誌開始在互聯網流行,Blogger.com在03年被Google收購,網誌一時間洛陽紙貴,引起全球對網誌商業價值的探討。到了最近,又輪到微博(Micro-Blogging)在中港台掀起熱潮,吸引大量名人明星註冊開戶,究竟微博的吸引力在哪裏?

微博在香港惹人注目,要數梁詠琪在其微博轉貼關於內地毒奶粉案的報道開始,由於內容敏感,瞬即被新浪要求刪除文章。
截至3月,新浪微博約有500萬用戶,包含為數不少的中港台知名藝人、體育和文化界人士,以及企業高層,例如趙薇、李冰冰、李開復、梁詠琪、成龍及易建聯等。此外,也有企業以機構名義開戶,其中包括光大銀行、Dell和東航等企業,另外不少內地媒體,從報紙、雜誌、電視,以至電台,亦開設自己的新浪微博賬戶。由於名人在公眾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他們在微博上透露和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吸引大量網民註冊新浪微博服務,成為名人的粉絲,以便查看他們的微博文章。

中港台名人明星效應

幾年前,挾着內地龐大上網人口,博客兼影星徐靜蕾曾登上世界點擊率第一博客的寶座,這對她的電影事業幫助很大,而她正是新浪最早期邀請寫博客的其中一位名人。
這趟推微博,新浪再次依樣畫葫蘆,首先邀請名人使用,試圖通過名人效應,把微博營造成全民參與的潮流玩意,至於中港台的明星名人,有見新浪博客的成功,亦個個搶做第一批微博名人。

賬戶分階級吸引名人

為了吸引更多名人使用微博,新浪在系統設計上花了不少心思,其中包括推出「認證」機制,把賬戶分成「名人」和「草民」兩種,名人用戶會得到新浪認證的符號,但需要提供個人資料如身份證號碼作認證。屬於互聯網名人類別的莫乃光表示:「註冊認證賬戶有助於建立公信力。」
根據官方資料,要「有一定社會知名度」人士才有資格申請名人賬戶。雖然新浪表示「名人」和「草民」賬戶在功能上一般無異,但根據業內人士指出,名人賬戶在兩方面較有利,其一是名人賬戶在新浪微博首頁有較多曝光機會,其二是經過認證的名人賬戶的文章,可以讓全世界看見,反之草民賬戶的文章,就只有約500萬名新浪微博用戶才可以查看。
該名消息人士更稱,名人認證的申請資料,都要經過北京新浪的審批,如果本身知名度不高,例如一些二線藝人或網上博客,便要通過一些與北京新浪有聯繫的「中間人」,才能加快及通過認證申請,否則可能長久未能成功申請甚或不獲審批。

網友評論

轉貼關於內地毒奶粉受害家長維權代表趙連海被控的報道被勒令刪除。梁詠琪在微博上貼文說:「內地有內地的規矩……好,我刪!但不公平的事還是不想再看到……尤其發生在平民百姓身上。」
梁詠琪 香港藝人

轉貼梁詠琪慘被河蟹的報道被強行刪除,杜於微博回應:「愚人節……新浪,你整我嗎?沒問我刪我的微博?」最後連該回應亦被強行刪除。
杜汶澤 香港藝人

還有人覺得可能是我請了槍手寫的微博客,這更是不可能的。既然已經是驗證後的我,怎麼可能放心交給別人去亂說的。
李開復 Google中國區總裁

我相信微博能滙集大家的智慧。微博最大的意義就是它讓訊息更加快速有效地暢通,大家的智慧會更加融合在一起。
潘石屹 SOHO中國董事長

估計微博火(走紅)了以後,醫院會新添幾種病,一是拇指抽搐症,二是眼球外突症,三是孤僻症。
姚晨 內地演員、微博關注榜第一位

如果有敏感字眼過濾功能,咁就失去咗暢所欲言嘅意義,管理員小則刪post,大則利用微博留言打壓言論自由。
馬草泥 維園阿哥

新浪微博對政治留言好敏感,我擔心一旦有重大政治事件,中國當局會不惜全面關閉微博,始終太依賴微博進行社交溝通會有政治風險。
黃世澤 新浪微博用戶

微博更容易接觸本地和內地網民,功能勝Twitter,對於中文用戶群,絕對好過Twitter。
莫乃光 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

Twitter在香港欠缺名人效應,新浪微博比較貼近香港潮流,市場推廣做得較好實屬平常。
Jonathan 博客

新浪微博是內地言論最開放的平台,但與Twitter相比起來,Twitter更能暢所欲言。
億利 社交媒體顧問

話你知:香港Twitter政治話題主導

微博的始祖是成立於06年的美國網站Twitter,目前全球已有逾1億名用戶,排名第一的用戶AshtonKutcher擁有逾482萬追隨者,差不多等如所有新浪微博用戶的總和。儘管如此,Twitter在香港的聲勢,似乎有被新浪微博掩蓋的趨勢,舉例容祖兒較早開啟的Twitter賬戶,有約11,930名追隨者,在新浪微博卻有逾50萬粉絲。
去年9月推出的新浪微博火速走紅,估計是因為名人效應的策略,成功滿足中港普羅大眾窺探名人私生活的心態。事實上,這亦是Twitter在美國取得成功的關鍵,高踞Twitter人氣榜的用戶,包括歌星BritneySpears、LadyGaga、OprahWinfrey和美國總統奧巴馬等外國名人。
相反,香港Twitter給人的印象是由政治話題主導。「其實由於Twitter在香港沒有名人效應所帶領,整體用戶群較小,而喜歡政治話題的用戶一般比較積極發聲,才會造成『香港Twitter用戶大都談政治』這個美麗的誤會。」香港HKTwitGroup創辦人Jonathan表示,雖然沒有官方數字顯示新浪微博的香港用戶人數超越Twitter,但他認為以發展勢頭來看,新浪較Twitter看俏,很大機會成為最受港人歡迎的微博。

新浪微博的香港人用戶人數勢超越Twitter。

仍未找到賺錢之道

跟網誌最大不同之處,是微博文章標榜精簡,內容一般限制在140字以內,以討論和回應其他用戶為主。而且微博文化鼓勵「轉發」,即轉貼其他用戶訊息,跟注重「原創」的網誌文化有所不同。
除新浪之外,內地的人人網、人民網、網易和騰訊都有推出微博服務。雖然用戶數以億萬計,但Twitter亦暫時未找到賺錢之道。Twitter創辦人EvanWilliams最近表示,經營Twitter的成本龐大,他們需要找到一個實質的賺錢方式去抵償支出。外界估計,Twitter賺錢的方法不外乎在用戶接收消息中安插「廣告文章」,其次是出售數據和流量予第三方公司,讓他們能提供有創意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