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殖民地政府留下來的一干黃臉孔官員,缺乏政治智慧,謹小慎微,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眾所公認,是一幫庸人。
這一點,像太陽從東邊昇起來,已經是常識,不必再重複了。有趣的是,這一伙由英國人包裝成的「世界第一流管治隊伍」塞給大陸政府的一伙庸才,是怎樣形成的?
不敢冒險,也可以說是穩重,可以是優點。但「政治智慧」是一門深奧的哲學。英國人領導香港時,本地高官的「穩重」,本來是管治香港的一大長處。洋人走了,奇蹟出現了:用一伙土著精英升上來當家作主,「穩重」卻成為他們的詛咒。
因為政治智慧,是從歷史裏學來的,歷史是哲學的一個分支。近三千年前的波希戰爭,波斯王派大軍侵略希臘,希臘將領席雷斯準備用龐大的海軍抗擊。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述了這件事:席雷斯用海軍,有很大風險,因為海軍一開到地中海,萬一發生風暴,沒有海港可供戰艦停泊,就會全軍覆沒。
席雷斯的叔父阿塔巴努斯勸他:在決策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各樣風險,要假設最壞的情況,謹慎。
席雷斯不為所動,他認為什麼風險也計算進去,什麼都不敢嘗試,怕這樣,怕那樣,必一事無成。
席雷斯毅然派海軍,海上遇到風暴,果然全軍覆沒。希羅多德結論:「人由環境支配,人不可以操縱環境。」(Circumstancesrulemen;mendonotrulecircumstances.)
謹慎明明是長處,為何可以化為災難?這就是哲學。牛津大學的歷史系,訓練兩種人才:一種進外交部當公務員,另一種從政,加入保守黨,到議區參選。公務員一生都有鐵飯碗,但永不可能像邱吉爾一樣青史留名。走另一扇門,參選從政,有機會當邱吉爾,但卻像一條精蟲,要在兩億的機率中力爭上游。當公務員的,像尤德和衞奕信,註定以穩重為先;排另一支隊伍的彭定康,就是性好冒風險的政治家。
一個優秀的國家必兩種人才一起培養,陰陽制衡,以證中庸。英國電視劇《YesMinister》就是探討希羅多德的理論,如果走向極致,造成的謬誤。港人治港,是不可能成功的,再說一次:不可能。這一條,倒要時時強調,以免太多儍蛋,一生活在虛妄的夢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