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早前談到內地醫藥股後,收到多位讀者電郵查詢,今日不妨再談一談。由於筆者在「80後」已開始投資美國醫藥股,至今投資醫藥股已有一段頗長時間,而目前投資組合中亦以美國的醫藥股為主。筆者認為在投資醫藥股時,需特別注意股份的股本回報率(ROE),其效用較市盈率(PE)更加重要。
由於PE的高低只可反映該醫藥股之估值是否高昂,即貴唔貴,但並不能反映該企業的盈利能力,及是否值得吸納。例如一隻PE只有10倍的醫藥股是否就值得吸納?而一隻PE高達20多倍的醫藥股又是否不值得投資呢?
整體上,若一隻醫藥股,它快將有高銷售量的專利藥物推出前,其PE可以升至很高水平,如40、50倍,股價也可能持續升一段時間才到頂,因為銷售這些專利藥的利潤,可能好搵過印銀紙!另一方面,一些醫藥股若只生產一般成藥,其藥物又賣不起錢,再加上銷路平平,盈利增長偏低,即使其PE低,但並不代表值得吸納。
同時,研究及開發(R&D)對醫藥股極為重要,正如美國有些醫藥企業便以擁有最多諾貝爾得獎者在其研究部工作稱著。醫藥股的市賬率(PB)之效用相對並不太大,其情況一如科技股。
研製醫療設備邁瑞有賣點
現時大約有30多間內地的醫藥股在本港上市(註:視乎你怎樣界定甚麼是醫藥股),而在A股市場,已經有接近100間醫藥股上市。此外,在美國股市亦有16間內地的醫藥股上市,暫時以在紐約交易所買賣的內地醫藥股邁瑞(MindrayMedical)市值較高,大約為44億餘美元。可能美國投資者對內地醫藥股的熱情不及中港,故在美國上市的內地醫藥股平均PE相對較低。
順帶一提,相對在本港上市的內地醫藥股,邁瑞之業務也頗為獨特,邁瑞乃內地最大的一間醫療設備企業,以研製高科技的醫療設備為主,產品包括生命資訊與支援、臨床檢驗及試劑、數位超聲、放射影像四大領域,其在內地亦擁有多項第一,例如在92年便在內地製造第一台血氧飽和度監護儀、93年第一台多參數監護儀、93年第一台經顱多普勒腦血流診斷儀…。邁瑞一向亦有不少外資大行分析員撰寫研究報告,故可算是內地醫藥股龍頭之一。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