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 感 - 倪匡

敏 感 - 倪匡

有所謂「敏感詞語」,極之「中國特色」,所指的是許多官方不准老百姓談論的一些事。官員的本事再大,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當然做不到叫全民封口。但是,報上封殺,網上屏蔽,還是行有餘力,因此,就有了民眾上網,一有官方不願出現的詞語,就被封殺的情形出現,有時一段文字,被屏蔽得零零落落,成為密碼,十分奇景。
敏感詞語包羅萬象,以下是一些例子,來自網上的牢騷:什麼都敏感,鎮反敏感,大饑荒敏感,文革敏感,913事件敏感,64敏感,太子黨敏感,強制拆遷敏感,公務員薪資敏感,中南海特供敏感,西藏敏感,新疆敏感,上訪敏感,領導財產敏感,珠海上海市民散步敏感,廣州的哥喝茶敏感,三鹿嬰兒數字敏感,四川地震小學生死亡數字敏感,現在地溝油也tmd敏感。
以上的一些敏感,倒也罷了,最有趣的是領導人的名字也敏感,所以常看到這樣的情形:「江,澤,民」、「胡。錦。濤」,在名字中加上符號,才能上得網,怪異之中,不失奇趣。這情形令人想起當年上海日治時期,上海人為了可以罵日本人而不被罰,將幫會切口簡化為一種漢奸日人聽不懂的黑話,稱之為「南宮話」,在青少年學生中尤其流行。
青少年操「南宮話」,在學校,當面大罵日本人、罵漢奸,十分痛快。當然,不必多久,就穿崩了,所以流行時間極短。這種黑話,是將「南」、「宮」二字,嵌入每個字之中。例如:「迭南隻宮日南本宮赤南佬宮頂南頂宮下南作宮。」當面說,日本赤佬也聽不懂,說的人也就精神勝利了。
又是網上的笑話:「若女人的敏感位和國家的一樣多,做男人可容易多了。」真抵死,屏而蔽之,誰曰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