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會考 - 盧峯

末代會考 - 盧峯

末代會考果然惹火。既有DJ名人赤膊上陣,陪十萬應屆畢業生應試;雜誌傳媒的回顧特輯一個接一個,還找來不少明星要人showoff一下成績表。連特首也特地錄了一段聲帶提醒考生要帶「量角器」、顏色筆。應考的學生也不是省油的燈,會考剛開始便已投訴多多,從「貼barcode」浪費時間到質疑某補習天王又貼中題目都有。但到目前為止最讓人眼界大開、莫名其妙的是居然有學生投訴中文科某考卷太深太難,是存心「玩」謝考生。
不知道投訴的學生是太天真還是考試經驗太少。任何考試包括公開試基本上都是在「玩」學生,都是在「為難」學生。老師用上不同的難題、陷阱、似是而非的詞語令準備不足、粗心大意、學識不紮實的學生失分,從而令學生分出優劣高下。唸書的時候,還碰到一些愛突擊測驗、默書的老師。他們不時在上課中途來一次小測、讀默,把大家弄的人仰馬翻,只有平時常有溫習、多看書或真正掌握課程的同學能順利過關。可這種「玩」學生的練習卻最能測試考生的功力,最能鞭策學生多努力、多涉獵。
當然,老師、考官「玩」學生其實有點誇大,他們只能在課程範圍內動腦筋,不能outofsyllabus(離開課程範圍),不能考中文變了考物理或生物。但只要符合syllabus,老師就應當奇招百出,認真考一考學生,測試一下他們的水平。若果學生連課程範圍內的東西也覺得深、覺得困難。他們不是該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足,努力不夠嗎?怎麼反過來要遊行抗議呢?總不成出一道人人耳熟能詳操練了千百次的題目讓大家把標準答案默寫下來吧!即使那樣,有些「扒冷門」,專門溫習多年未見試題的學生又會投訴太難太深了!
考試就是對學生有要求的時候。社會及家長都期望學生唸了這許多年書能有能力應付課程範圍內的挑戰,若果連這樣的難題、挑戰也不接受,連一點自我檢討反省的能力態度也沒有,反而自以為是的抗議一番,那乾脆每人送一個A好了,還考甚麼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