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輝涉自己提名自己未經遴選 退休浸大校長後坐正國際學院校長

吳清輝涉自己提名自己
未經遴選 退休浸大校長後坐正國際學院校長

【本報訊】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6月底退休,校內傳出他已向人表示「搵到後路」,將出任北京師範大學與浸會大學共同開辦、位於珠海的國際學院(UIC)校長,年薪200萬元。有教職員批評有關任命沒有遴選機制,懷疑校長自己提名自己。職員又指控吳用人唯親,06年招聘兩名副校長時繞過正常程序,包括解散遴選委員會,讓心儀人選空降擔任副校長。浸大發言人指UIC校長之職,會留待UIC校董會委任。
記者:夏志禮

有浸大教職員近日收到消息,指現時兼任UIC校長的吳清輝,退休後將正式坐正,「佢曾經同人講,話之後會過珠海嗰邊。個問題係,我哋一直無聽過嗰邊會成立個遴選委員會出來選校長,咁點解吳校長話係就係?校董會又未開會,咁邊個推薦吳校長?」UIC錄得多年赤字,但有指校長一職薪酬將與講座教授薪金看齊,即年薪逾200萬元。
吳清輝繞過正常人事任命程序原來不止一次。一名當年擔任副校長遴選委員會成員的消息人士透露,06年學校繞過正常機制招聘兩名副校長,分掌學術及研究及拓展,「當時請學術副校長,兩個入圍者係陸大章同蔡亞從,結果經過遴選程序後陸當選,咁照計要另外設立一個委員會畀另一個副校長職位,結果校長發咗封信,話覺得蔡好合適,跟手解散咗個遴選會。」

新舊副校長工作重叠

該人士指,除學術副校長遴選委員會的成員外,沒有其他人了解蔡亞從是誰,結果蔡上任後不但與仍在任的副校長范耀鈞工作重叠近4個月,其後因未能大展拳腳,任期3年後,今年不獲續約。
浸大發言人昨未有回應會否成立遴選委員會挑選UIC校長,只表示留待UIC校董會正式委任。發言人又稱,蔡亞從最近向大學表示因個人理由,不與大學續約。
發言人指,處理副校長(學術)申請時,負責的遴選委員會邀請了全部候選人到大學與持份者會面,對當中兩位候選人十分欣賞,於是向校董會推薦兩人分別擔任副校長(學術)和副校長(研究及拓展),而校董會最後通過建議。換言之,校方並沒有為副校長(研究及拓展)獨立成立遴選委員會。
身兼校董會秘書的浸大行政副校長暨秘書長李兆銓表示,兩項副校長的委任都由校董會審批和通過,並已諮詢了校內院系部門主管和學生代表。

蔡亞從06年獲聘用時,原來未經過遴選。
黎樹雄攝

工會促設匿名監察制度

【本報訊】除了招聘高層被指「圍威喂」,辭退員工手法同樣受爭議。有浸大職員向本報表示,近年校內管理層出現一言堂局面,部份高層手握權力,其手下即用盡手法排除異己,「有病嘅就係咁加嘢畀佢做,等佢做唔到,就話佢工作表現欠佳;有啲就被人投閒置散,半年都只係做文件嘢,等你自己有壓力離場。」

造成一言堂局面

該資深員工表示,個別管理層現時集人力、資源及財政權力於一身,相反,新人如蔡亞從及陸大章上任後未獲重用,結果造成一言堂局面,「有員工講過,你要通過某個議題,只要傾掂一位副校長就得,因為其他人都係佢嗰派。」結果不少員工因意見相左或拒絕「埋堆」而被迫走。
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同意大學管理層近年欠缺透明度,不少評審機制甚至出現自己人審自己人情況,促請校方檢討內部機制,並設立匿名監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