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日,敝報體育組出現了一個異象,在晚上7時至8時半的期間,體育組甚至是其他部組的同事,都圍着本組其中一個電視,時而大呼小叫,時而驚嘆之聲不絕。不過,他們卻並非在看曼聯迎戰熱刺的英超聯直播,而是看世界桌球錦標賽、戴維斯對希堅斯的16強戰;冇錯,他們全部都被52歲戴維斯的風采所吸引。
磨吓chalk粉樂上半天
有一定年紀的讀者,可能會記得十多廿年前,戴維斯曾為某品牌名酒拍電視廣告;在廣告中,戴維斯的金句是:「但係6屆世界冠軍始終係我(廣告的中文版更好像是由譚炳文配音)。」
的確,當年桌球在香港風靡一時,而當時的球手又往往形象鮮明;配以貼切的外號如「眼鏡蛇」泰萊、「白旋風」韋德,仲有香港的「亞洲之虎」郭軍城等,令人相當入腦,亦份外有親切感。當時年紀小小的我亦因此而被吸引,經常纏着一眾舅父,拉他們衫尾偷偷進入波樓「觀光」。
當然,進去之後就與電視所看的比賽賽場完全是兩回事,只見煙霧瀰漫又粗口橫飛;不過,始終可以入到波樓,把玩一下白波,將球桿磨吓chalk粉,都令我樂上半天。
靠「火箭」獨撐
至於現時的桌球壇,坦白說就明顯失色得多。「桌球界碧咸」亨打英年早逝,曾有「金童」之稱的亨特利亦已走下坡;來來去去,只有「火箭」奧蘇利雲一名球手又有實力又較有話題性。威廉斯、希堅斯,甚至是丁俊暉等,都太正經八百,縱有好球技,亦難叫人留下深刻印象。
文:吾中